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另開新視窗,顯示搜尋技巧說明 另開新視窗,顯示熱門搜尋文字雲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國小5-6年級(三)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66
從男性通用到女性專用-資源代表圖
web從男性通用到女性專用
顏汝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整體而言,17世紀的服飾發生改變,當時男性服飾開始轉向「陰性柔美」的型式,在鞋子方面,除了靴子外,另一常見的則是鞋上飾有「緞帶」、「薔薇花」造型的「高跟鞋」;至於女性也同樣流行穿高跟鞋。之前提到,高跟鞋最早起於義大利,後來才傳到歐洲其它地方。而法國最早見到的高跟鞋,是凱薩琳.德.美第奇(1519~1589)自義大利啟程,與奧爾良公爵(後來成為法王亨利二世)結婚時,帶入了法國。高跟鞋在一開始其鞋跟很低,且多漆成紅色(紅鞋跟一直流行到18世紀,但不包括靴子)。另外,在鞋面的造型上,由原先以薔薇花裝飾,約到17世紀中期逐漸為華麗的絲帶扎成的蝴蝶結取代。高跟鞋似乎讓男性更感到自信且偉大。以路易十四(1643~1715)為例,身為當時歐洲最具權勢的君主。由於身材矮小,高跟鞋的高度才能襯托出應有氣勢,據說路易十四有時會穿鞋跟高達12.4公分的紅跟高跟鞋。同時,作為當時的時尚經典的領導者,路易十四對高跟鞋的喜好,也影響到當時的宮廷朝臣,甚至流行到歐洲其它國家。例如英王詹姆士二世與他的朝臣受到影響,穿著高高的紅跟皮鞋。至於17、18世紀的女性鞋子,基本上是跟隨男性鞋子的樣式,而逐漸不同。大體而言,17世紀時的女性也流行穿高跟鞋,在室內則常穿一種高跟拖鞋;但在戶外旅行、騎馬時,則較習慣穿由天鵝絨緞子或西班牙皮革材質製成的中筒靴。進入18世紀,當時流行洛可可風,在服飾上強調華麗,而女性高跟鞋的樣式也產生變化。1730年時女性鞋跟朝向細根發展,一般稱為「蓬巴杜鞋跟」或「法國鞋跟」(因其源自於1745~1750年間的法國),鞋頭以尖頭為主。1760年開始,便裝的鞋子傾向低跟發展,鞋頭也不像之前那麼尖了。至於男性仍然流行穿紅跟高跟鞋,但鞋跟也有朝低跟傾向,甚至到18世紀末時,鞋子看起來很像拖鞋。另外,在室內時男性主要穿著高跟鞋,在室外時則是穿靴子,直到1780年後,靴子才逐漸開始適用於許多場合中。進入到19世紀,在世紀前期,男性的鞋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靴子,又分為高靴(在1830年後,只限於鄉村和運動裝使用)或短靴;另一類則是為搭配及膝短褲和馬褲的無跟鞋。到世紀的後半期,男性長及小腿的半長筒靴幾本上已很少見,即使有也是用於騎馬時。至於短靴,則以各種不同的款式流行,50~60年代以尖頭鞋為主;80年代則是長且鈍頭或方頭的皮鞋為主。至於顏色上,是以黑、棕色為主流。女性在19世紀前期,穿著平跟或很低跟的無帶平跟鞋子,但在不同年代流行尖頭(1800~1810)、圓頭(1810~1830、窄方頭(1830~1849)等鞋頭。靴子也是女性常穿的一種鞋子,長度至腳踝,鞋跟也是以低跟為主;另外也些絲質中筒靴也可搭配禮服穿著。到了19世紀,於40~50年代左右,靴子又開始流行裝上鞋跟,但高度並不高;但到了70~80年代,鞋跟更高了,再度流行「法國鞋跟」、「蓬巴杜鞋跟」;至90年代時,有些鞋跟到很高的程度,長度則上升到小腿。但這並不表示高跟鞋退出舞臺,有些19世紀的繪畫中仍可以見到,只是此時似乎女性較常以靴子為主。至於在男性中,高跟鞋似乎退出男鞋領域,而不似剛出現時廣受男性喜愛,反而漸成為女性的專屬鞋類。在歐洲歷史中,最廣為人知的高跟鞋愛好者,路易十四可謂當之無愧。但歐洲的高跟鞋並非至十八世紀時才出現並流行,而是始於十七世紀。之前,士兵的馬靴已是高跟型式,目的是為騎馬時,保護蹬馬的腳。之後,為改良平坦而笨重的高底鞋,義大利不知名的設計師設計出高跟鞋,成為與高跟靴子不同的鞋子款式,且不論男女皆穿上了高跟鞋。整體而言,17世紀的服飾發生改變,當時男性服飾開始轉向「陰性柔美」的型式,在鞋子方面,除了靴子外,另一常見的則是鞋上飾有「緞帶」、「薔薇花」造型的「高跟鞋」;至於女性也同樣流行穿高跟鞋。之前提到,高跟鞋最早起於義大利,後來才傳到歐洲其它地方。而法國最早見到的高跟鞋,是凱薩琳.德.美第奇(1519~1589)自義大利啟程,與奧爾良公爵(後來成為法王亨利二世)結婚時,帶入了法國。
點閱:360
下載:2

宗教傳播 - 中國的求法佛僧自廣州出入-資源代表圖
web宗教傳播 - 中國的求法佛僧自廣州出入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中國取道廣州去印度的求法佛僧,如義淨於咸亨二年(西元六七一年),從廣州出發,乘波斯海舶去天竺取經,回程在南洋滯留十年,遊歷三十幾個國家。往返皆以廣州通海夷道。和他一樣取此路徑求法的僧人,在唐朝可考的有四十多人。
點閱:385
下載:0

中共入藏與達蘭薩拉-資源代表圖
web中共入藏與達蘭薩拉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我政府播遷來台,中共控制大陸。共軍於西元1950年10月進藏,後達賴十四世派代表與中共政府簽訂「和平解放西藏的辦法協議」共十七條。西元1954年達賴十四世與班禪十世曾參加中共召開的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但中共對西藏控制愈烈,終在西元1959年引起藏人大規模武裝抗暴運動,達賴十四世出奔,有八萬五千多人隨行,在印度北部建立達蘭薩拉流亡政府,為西藏人民權益奔波世界迄今,祈求世人支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亦曾抵達自由中國台灣弘法。而中共政權在西藏建立自治區,加強交通、經濟、觀光各方面的發展。西藏未來將如何的發展,期望用和平與智慧,對世界最後的淨土-西藏的美好幸福,各方多加努力。
點閱:282
下載:0

市舶司制度 - 功能-資源代表圖
web市舶司制度 - 功能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代對於來華的外船收進口稅。稅率依阿拉伯商人蘇萊曼的記載,為十分之三,比例相當高。這或許與地方官吏貪污有關。但德宗時,廣州市舶稅收很多,號稱「天子之南庫」。因此當唐僖宗時,黃巢占領嶺南要求安南節度使一職,左僕射于琮說,“南海有市舶收稅之利,如被妖賊擁有,則國庫空竭”。顯然市舶的稅收在唐代財政仍占有重要地位。
點閱:285
下載:0

廣州中外文化交流所呈現的生活風貌-資源代表圖
web廣州中外文化交流所呈現的生活風貌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廣州是中國的絲瓷文化和印度洋的香料文化的交會點。在廣州可以嘗到具有阿拉伯風味的椰棗,欣賞來自印度的耶悉茗(茉莉花),使用阿拉伯的乳頭香(樹脂)製作的蠟燭,佩帶印度的真珠,並用沉香、檀香做薰香料,還可塗抹來自阿拉伯的薔薇水和香脂香膏。而來到廣州的外國人,他們可以在這裡品茶、享受中國的烹飪文化,最後,滿載著中國瓷器和綾羅緞匹而歸。
點閱:264
下載:5

英俄勢力滲入-資源代表圖
web英俄勢力滲入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清德宗光緒二十一年,西藏由達賴十三世掌理政治宗教事務。此時英國佔有印度為殖民地,為控制中國西南部,並與由新疆方向伸入侵略勢力的俄羅斯帝國相抗衡,故英軍六百人於西元1904年入侵西藏,先佔領崗巴宗,再進攻江孜,江孜人民在宗山建立砲台,用生命對抗進攻八個月,直至全軍覆沒。英軍佔領拉薩五十天,達賴十三世逃往青海,並到北京晉見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但因川軍入藏,十三世逃入印度,清政府廢除之,英國趁機支持他,使之倒向英國。清廷覆亡,民國初建,達賴十三世返藏,西元1913年中、英、藏三方面召開西姆拉會議,會中親英的西藏代表私下將藏印邊界劃下「麥克馬洪線」,為日後中印兩國關係留下陰影。民國二十二年達賴十三世圓寂,經尋訪後,青海煌中縣一位名叫隆拉伯的小孩,被確定是達賴十三世轉生的活佛,民國二十九年正式舉行達賴十四世喇嘛坐?大典。當中國內部在國共激烈對抗中,民國三十八年班禪十世也舉行坐?典禮。
點閱:218
下載:0

吐蕃衰亡-資源代表圖
web吐蕃衰亡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弘揚佛法,定佛教為政教。到赤祖德贊(又稱赤熱巴巾)時信佛更甚,規定七戶平民供養一個出家僧人,使僧人集團勢力大增,贊普哥哥朗達瑪在舊貴族支持下謀殺贊普奪位。上台後,立刻下令滅佛法並重興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焚經驅僧,引起佛教徒和民眾不滿,朗達瑪又被一位僧人刺殺。其兩子爭奪王位而互相攻伐,使內戰擴及整個西藏各地,而平民、奴隸也加入反抗行列,終使吐蕃陷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走向衰亡。當吐蕃衰亡時,甘肅泰、原、安樂等地回歸唐土,唐宣宗大中五年(西元八五一年)沙州人張譯潮率眾據沙州,趕走吐蕃統治者,建立歸義軍政權,奉表歸順唐朝中央政府。不過,五十年後,唐朝卻也被篡位滅亡。
點閱:260
下載:0

發展沿革-資源代表圖
web發展沿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廣州古稱番禺,自秦漢時奠基,當時以貢使貿易為主。漢朝從廣東南方,沿越南沿岸,穿越麻六甲海峽到緬甸陸地,再從緬甸渡過孟加拉灣到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帶去的貿易品是黃金與絲織品,與印度等國換取珍珠、香藥等物品。當時的廣州因在此航線上,許多南洋、印度洋的珍寶聚集,已是一個都會。六朝時期,海外貿易的經營並未停止,印度洋諸國的商船紛紛來到中國南方。廣州因與內地的聯繫較為方便,成為南海對外貿易的樞紐。
點閱:200
下載:1

廣州的蕃坊-資源代表圖
web廣州的蕃坊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時,來到廣州的外商比前朝更多。外人不能居於城內,當時他們多聚居於城南,當地因有蕃坊之名。外人在廣州的人數,從西元八七八年龐勛之亂,外人記載約有十二萬人來看,應當不少。為便於管理,唐朝任用外人當蕃長,負責處理蕃人事務。當時外人之間若發生糾紛,按唐朝法律規定,同國人互爭,以該國法律處理。若異國人之間發生糾紛,則用中國法律處置。蕃坊受當地市舶司和政府管轄。但居民可依其本族的宗教、風俗、習慣生活。僑民可以與漢人通婚,或改用漢姓,學中國語言文字。蕃坊內也建立專供外國子弟就讀的「蕃學」,僑民可應科舉考試甚至做官。
點閱:321
下載:2

喜馬拉雅山區-資源代表圖
web喜馬拉雅山區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喜馬拉雅山是指綿延在中國西藏邊緣的弧形山系,與尼泊爾和印度形成天然分界線。山勢雄偉,全長二千四百公里,寬約二百至三百公里,平均海拔六千公尺以上,高峰林立,超過七千公尺的山峰五十餘座,超過八千公尺的高峰有十一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聳立在中段的中尼邊境上。喜瑪拉雅山擁有世上最多終年不化的冰川,景色瑰麗又詭譎,吸引眾多世界登山高手前來挑戰人類體能極限,寫下人類與自然搏鬥動人的一頁頁詩篇。
點閱:290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