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4
家鄉生活大不同-資源代表圖
ebook 家鄉生活大不同
柯湘芸/南化區西埔國小國小3-4年級
家鄉生活大不同
點閱數550
下載數41
修改日期:2025-07-12
文正國民小學資訊融入教學學習單 -(中秋)-資源代表圖
文正國民小學資訊融入教學學習單-(中秋)
點閱數904
下載數45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灣銀行的成立-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銀行的成立
陳炯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本領有台灣之初,大藏大臣松方正義即云:「既取得台灣,應以利用厚生的原則開拓之,先設置授與紙幣之發行的特殊之銀行;以便幫助新領土之財政,並謀經濟之發達。」但是由於台灣局勢未穩,所以並未立即創立此融通工商業及公共事業之資金;二、開發台灣富源;三、擴展營業範圍至南中國地區及南洋諸島,以為其商業貿易之金融調和機關;四、疏通台灣金融,使不受高利貸之苦,使台經濟獨立;五、勸誘日本人至台投資;六、整理幣制。然而,由於規定需要五百萬圓以上資本額方能設立,在日本政府沒有出資計畫的輔助下,未能即刻達成集資的要求。加上甲午戰後日本內閣更換頻繁,戰後經濟情況不佳,復以台灣仍有「土匪」騷亂、社會不安,所以拖延兩年多才正式設立。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光緒二十五年)三月二日,開始施行由日本第十三屆帝國會議通過之〈台灣銀行補助法〉,在日本政府承購台銀股份,以及多種優惠條件支持下。同年六月,台灣銀行正式成立。種銀行;而是由日本內地之「大阪中立銀行」、「日本中央銀行」來台設立辦事處、分行,以處理金融相關業務。由於業務不佳,未能達成吸收台灣資金的目的,復以台灣貨幣紊亂,阻礙對新領土的經營、統治及吸引日本工商業投資等目標的實現,乃轉而計畫設立具有台灣「中央銀行」性質的「台灣銀行」。1897年(明治三十年、光緒二十三年)日本政府第十屆帝國會議通過「台灣銀行法」,其中規定台灣銀行的業務範圍為:一、
點閱數944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0-05-25
綠活圖~舊磚廠-資源代表圖
web 綠活圖~舊磚廠
李郁芬/縣立潛龍國小國小1-6年級
綠活圖~舊磚廠
點閱數18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12-17
台灣族群與人口演變-資源代表圖
ebook 台灣族群與人口演變
陳鈞泓/臺南市市立和順國小國小3-6年級
台灣族群與人口演變
點閱數449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25-07-12
【VR360數位走讀】臺北市-萬華華西街夜市-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臺北市-萬華華西街夜市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萬華過去稱為艋舺,從地名就知其為一河港發蹟的都市。而華西街因為距離碼頭很近,拜渡津人潮及蕃薯市集,自古便是萬華地區商賈交會之地,南來北往的人潮帶動古早小吃業者的順勢發展與聚集。華西街巷弄彎曲,狀似人腹的凹狀,舊名為「凹月斗仔」。頂盛時期華西街上殺蛇秀盛況遠近馳名,深受國內外觀光客的喜愛。百餘年前「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風光時期,使華西街成為台北市最具歷史性的名街,這裡林立的名勝古蹟,深具台灣鄉土文化,故以傳統古早小吃特色,規劃成台北市的第一座觀光夜市──『華西街觀光夜市』,繼往開來地為國內外的觀光客服務。
觀看次數178
修改日期:2024-02-21
家鄉永續發展-資源代表圖
video 家鄉永續發展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要怎麼讓家鄉特色及文化持續發展,要從文化、人口及公共交通設施找出發展的潛力。
觀看次數409
修改日期:2019-12-07
家鄉的地圖-資源代表圖
web 家鄉的地圖
許爾倫/市立莊敬國小國小3-4年級
觸屏
點閱數433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1-02-19
v5645 選擇 國小社會-資源代表圖
video v5645 選擇 國小社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選擇 國小社會
觀看次數336
修改日期:2019-12-06
兩河流域的泥版書屋-資源代表圖
web 兩河流域的泥版書屋
黃麗瑾/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曾經有歷史學家根據考古資料推斷,世界上最早的學校是由蘇美人所創立的「泥版書屋」(e- dub- ba-a,意思是分配泥版的屋子)。在1920年代,英國考古學家在今天的伊拉克南部的考古遺址烏爾考古時,發掘出了一些建築物,它們有兩個特點:屋裡有幾排排列整齊的泥墩,而且有些稍高的泥墩排列在一塊,好像是現在學校中學生們使用的課桌椅;第二,這個屋裡發現了將近二千塊的泥版,像是學生的作業。此外,法國考古學家在幼發拉底河中游的馬里城也發現了類似的建築結構,馬里城的房舍包括一條通道和兩間房屋,大間房屋長13.4公尺、寬7.6公尺;小間面積為大間的1∕3。大間排列著4排石凳,可坐45人左右;小間排列著3排石凳,可坐20人左右,很像一所學校的教室。他們推斷這些遺址是稱為是現今發掘世界上最早的學校,年代可溯及到西元前2500年左右。從烏爾的考古文獻(泥版)中考古學家則發現,蘇美人曾經對於「泥版書屋」下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比喻:「閉著眼睛走進去,睜著眼睛走出來。」這個比喻的意思象徵著蘇美人認為,人在接受學校教育之前是處在閉著眼睛的心靈渾沌狀態,經過學校的教育之後,才能心明眼亮、明辨是非,告別渾沌。這個比喻十分有趣,深刻描寫出學校的功能。在烏爾的泥版書屋中,至今已發現600多個泥版,其中100多個泥版由於殘缺嚴重而無法分辨。這些泥版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大小不一。歷史學家發現,這些泥版的內容大多為經濟文獻與字詞表兩種類型,顯示當時蘇美人已有分門別類的課程與科目,如有些泥版上刻著「容器表」、有些則呈現出「樹木表」。考古學家還發現泥版中有臨摹的範本字體,就如我們學習寫書法時的臨摹字帖一般;學生經由泥版學習有關文字、數字、符號、丈量、動、植物名、文學、祈禱文、史詩等。在蘇美人的時代便很重視學生的學習內容,讓每個人習得生活中的基本能力。
點閱數532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