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226
612水災的受害者-資源代表圖
web 612水災的受害者
吳淑雲/縣立南陽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612水災的受害者
點閱數436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1-10-12
野柳風光-資源代表圖
web 野柳風光
薛麗珠/市立網溪國小國小4年級
我們全家都愛海。我們愛看藍色的大海,也愛看海水撲打岩石濺起的浪花,更愛看海邊奇形怪狀的岩石。
點閱數887
下載數30
修改日期:2011-10-20
台西活力海岸-資源代表圖
web 台西活力海岸
李東澤/縣立油車國小國小4-6年級
台西活力海岸
點閱數380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11-10-19
傳統技藝-堅持保留古法製香 順應天時調整細節-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堅持保留古法製香 順應天時調整細節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4年級
「堅持」是施金玉沐香齋傳承的重要精神。以讓香粉附著於竹枝上的介質來舉例,施金玉沐香齋堅持遵循古法,利用楠樹皮粉遇水所產生的黏性,將竹枝沾濕,再沾上楠樹皮粉「打底」;而這道「打底」的動作,即因現今環境的不同,在製程上產生了變化。過去「打底」完,馬上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然而在現今原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可提供天然素材的樹齡開始逐年下降,相對地樹皮粉的黏性也跟著降低。原本可立即完成的「打底」動作,轉變為需要經過多一些時間到隔夜晾乾,才能達到預期的黏性。
點閱數11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外國人找到臺灣的隱藏寶藏♡TW-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外國人找到臺灣的隱藏寶藏♡TW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民國109年(2020)7⽉起⾄10⽉間新北黃金博物館藉由「水金九礦山採金之路遊程體驗暨行銷規劃」計畫,規劃⽔⾦九礦⼭採⾦之路之深度旅遊⾏程,透過黃金博物館人員與引路達⼈共同討論下,規劃出不同主題或難易度之⾄少6條具特⾊之散步路線,並設計⾄少6款散步地圖,以供來訪遊客使用。
點閱數1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3-12-18
傳統節日-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節日
曾室蓉/縣立東勢國小國小4年級
教學資源交流歡迎共享
點閱數207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12
社會民間信仰素材_國姓爺過爐-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民間信仰素材_國姓爺過爐
莊曉菁/縣立石龜國小國小1-6年級
社會民間信仰素材_國姓爺過爐,本過爐活動於每年農曆正月十八日左右,這是在雲林縣及嘉義縣的鄉鎮居民所重視的信仰活動之一!
點閱數626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11-10-29
基隆港興築與中元祭典的擴張-資源代表圖
web 基隆港興築與中元祭典的擴張
林佩欣/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日治時期,基隆地區因工商發達,也連帶地刺激了宗教大事─中元祭典的擴大。基隆工商業的發達,與煤礦的開採和基隆港的築港帶來的龐大商機和人口遷入有關。日治之前,基隆為一漁村發展遲緩,日人領臺初期人口僅為7000多人,但基隆港進行築港工事後,加上市區改正的實施,伴隨著港市發展人口遂逐年增加,1905年人口增加一倍為14000人,尤其是煤礦和水產業更加發達後,因為貿易的增長人口也跟著激增。當時商業活動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外貨批發商,多為日人所經營;一為貨品零售商,多由臺人經營,產業則以工、礦和水產業為主,以工業的產值最高,漁業和煤礦則是基隆的兩大特色產業。日治時期商業團體之所以與宗教密切結合,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景氣佳,有錢資助宗教活動,藉著參與之便,不僅可以打響商家知名度,還可藉機宣傳商品。另一方面,有人氣就會聚集買氣,趁著宗教活動時的人潮,順便發筆小財,這也是日治時期基隆的中元祭典如此蓬勃興盛之故。當時基隆地區參加中元祭典陣頭遊行的隊伍,除了傳統的寺廟子弟陣出團,或主普、贊普外,市區各商號也會盛情參與,不僅會在陣頭、鏽旗或行頭上極盡奢靡,還有廣告宣傳,跟各種噱頭,主辦單位有時為求祭典豐富有趣,甚至會舉辦陣頭比賽,讓參加者更加瘋狂投入陣頭競賽。如《臺灣日日新報》上所報導,負責陣頭的爐主要出陣之前,都會事先向各郊行團體鼓吹贊助,希望能夠錦上添花更勝以往,從報導中也可以看到參家陣頭的商家,有東瀛郊及本島人運送店團、水產仲賣團、商船組、郵船組、市場魚菜商等,利用藝棚長閣及新鮮有趣之廣告想出奇致勝。參加宗教慶典的另一個目的,當然是可以藉機打廣告,宣傳自己的產品,例如,臺北麥酒會社即裝飾自動車三台參加遶境,沿途灑一千張麥酒引換卷(啤酒兌換卷),每張可兌換麥酒(啤酒)一瓶,除了助興之外,還可以宣傳自家的產品。在當時,日人對於臺灣人對民間賽會之極度鋪張奢靡,往往不以為然,在許多場合都宣導迎神賽會的節約或儉樸,且因中元普渡有礙衛生,消耗鉅費,常有廢止中元普渡,或是力勸各主普及柱首節省爐費的言論,只是對於臺人來說似乎效果不大。甚至1921年由臺灣知識份子創立的臺灣文化協會,因標榜「謀臺灣文化向上」,而對臺灣傳統宗教活動和迎神賽會大加批評,認為那是迷信的產物,認為因神明祭典而大加鋪張,是奢侈浪費的行為,且拜拜時供奉的祭品,因烈日高度曝曬而衛生堪慮,但都無法影響臺灣人對迎神賽會、祭典普渡的愛好。
點閱數37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6
淡水水龍頭遺跡-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水龍頭遺跡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在三民街的滬尾文物館對面(金福宮前面),有一個不起眼、看起來像廢鐵的筒狀金屬,一端被固定在地面上,可別小看它,這可是全台灣最早的自來水喔!也就是淡水人口中所稱的「水管頭」。
點閱數460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11-10-26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修復過程-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修復過程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佳心Istasipal家屋位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自卓溪鄉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入山,徒步走約5公里路程即可抵達,「佳心舊社Istasipal家屋修復工作」委由臺東大學執行,邀請參與過地景修復試作計畫培訓的族人一同參與,在家屋原址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制與構法進行修復,這棟傳統石板屋建築面積為43.19平方公尺,修復前的家屋遺跡,僅餘3面傾圮的石牆、屋內2個三石灶、室內葬及幾塊鋪在地上的大石板等遺構。 布農族石板屋由一組完整木結構、屋頂鋪設石板及四面疊石牆所構成,屋內備有小米倉、三石灶和隔間的臥房等,屋外前庭則會鋪設石板,屋後和兩側建置排水系統等,每個工項都有精細的建築技法和相應的複雜知識系統,此次計畫不只修復石板屋,也整理家屋周邊的2塊耕地及採用生態工法和布農族人的方式手作步道,逐步再現佳心舊部落的文化、社會與歷史地景,並同步紀錄相應的儀式和祭儀,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除是復振布農族石板屋文化與建築工法的新起點,更是具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自計畫起始日至今已執行了31次家屋維護工作紀錄,執行日期從2021年9月13日直到2022年11月15日共有62週,因此要執行31次的維護管理。 維護重點主要為視察屋內人字木結構水漬檢查、隔間木構建築蟲腐蝕檢查、家屋周遭環境清理與營地設施檢查。由固定工班進行兩週一次的維護工作,包括巡查及紀錄、室內煙燻木購屋架以及環境整理。若遇天災或人為破壞情形,進行緊急處理。
點閱數19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