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48
清境之旅-資源代表圖
web 清境之旅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5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13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2-02-14
公媽牌的書寫及其意義-資源代表圖
web 公媽牌的書寫及其意義
葉慧雯/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通常「公媽牌」會放在家裡或是宗祠裡。正面會書寫堂號及「某家歷代祖先」等字樣。背面一般會有個小抽屜,放著書寫著歷代祖先們姓名的紙張,平常時間是不能亂動的,遇到特殊的日子才可以拿出來觀看。漢人祖先牌位提供漢人先民們最基本的姓名及祖籍地資料,有些甚至也會記載簡要的祖先事蹟。
點閱數27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6-01
六年來的回憶-資源代表圖
web 六年來的回憶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189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4-07-16
〈田庄兄哥〉歌詞-資源代表圖
web 〈田庄兄哥〉歌詞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田庄兄哥 作詞:葉俊麟喔?不願擱鼻田庄土味所以要來再會啦趁著機會趁著機會火車載阮要去喲總是交代彼個心愛的小姑娘叫伊免耽憂來去都市若賺有錢我會返來喲售售哺哺售哺哺惦車內搖來搖去也搖到台南口白:啊?台南到了台南到了,蚵仔煎!肉粽!喔?不願擱騎犁田水牛所以要來再會啦趁著機會趁著機會火車載阮要去喲想起小姑娘的迷人紅嘴唇一時心憂悶為著將來你咱幸福暫時忍耐喲售售哺哺售哺哺惦車內搖來搖去也搖到台中 口白:啊?台中到了台中到了,蚵仔煎!肉粽!喔?不願擱聽水蛙咯咯所以要來再會啦趁著機會趁著機會火車載阮要去喲最好你我暝日身體若平安我不驚艱難
點閱數39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6-25
文化保存-台北偶戲館-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台北偶戲館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6年級
偶戲是台灣的傳統文化之一,如廟前有時會看到的酬神戲就屬於該文化;偶戲也不僅是台灣的文化,如芝麻街就是用偶戲呈現的節目。台北偶戲館由林經甫先生捐出數十年珍貴戲偶收藏,經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規劃,於2004年開館,成為兼具展出、演出、教學與典藏功能的偶戲專館。2020年底完成常設展空間改裝,融入互動裝置,讓不同年齡層觀眾皆能享受觀展樂趣。館方以「什麼是偶戲?」為發想,從生活中常見的影子遊戲到國際偶藝,展現偶戲的多元與親近。展覽串聯古今,從古文明到未來宇宙,以戲偶訴說文化、歷史與人類想像,讓觀眾在小小偶戲中看見大大的世界。
點閱數5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雅典衛城-資源代表圖
web 雅典衛城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在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希臘文化中,帕德嫩神廟最能彰顯希臘建築的古典精神,至今它仍俯視著雅典城市以及周圍數里的鄉村。在運用石頭的傳統之外,其建築設計的輪廓大膽而突出,細節精緻。在藝術史發展上,建築師由人類之身心能力加以調節的比例來建造,呈現著絕妙的和協。
點閱數37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注重實用的中等教育-資源代表圖
web 注重實用的中等教育
皮國立/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1896年5月,成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以培養公學校師資及實業人才。國語學校下設兩部:國語部及師範部,曾增設實業部,但不久即告廢除。1919年,國語學校改制為臺北師範學校,並陸續增設臺南、臺中、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師範教育扮演培育師資及精英塑造的搖籃。總督府有鑑於中等教育以實用性為主,故首重臺灣地區環境衛生的改革,決議在臺培育醫療人才。1899年成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為日治時期臺灣醫學教育的開端。「臺灣教育令」頒佈之後,醫學校升格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8年併入臺北帝國大學,改名為附屬醫學專門部,1936年增設醫學部。為了配合開發殖民地臺灣的需求,殖民地當局特別重視職業教育。職業學校負責培育及拓展實業所需要的人才。當然,這些人才必須具備應有知識及相關技能。總督府先後設立農業實驗場,糖業、林業、工業等講習所,數十所農業、工業及商業學校,更在各地設置職業補習學校。總督府不僅著重於一般性男子教育,更顧及女子教育、蕃童教育(原住民教育)、特殊教育(殘障族群)等。專為女性設立三年制的女子普通學校(中等教育)、高等女學校等,為原住民設立蕃童教育所、蕃人公學校;更為肢體障礙者設計盲啞學校,供殘障者就讀。這些教育可說是前所未有的變革,近代化教育制度徹底在臺灣生根及發展。
點閱數31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8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陳彥翰-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陳彥翰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真心付出、用心關懷、熱愛生命,有勇敢、堅持、樂觀的精神,不畏艱難、傳承文化、服務利他、回饋社會體現共好的價值,跨越身心障礙,精采動人的生命故事,用感動喚醒靈魂,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台灣超人,讓我們看見滿滿的感動與正能量。陳彥翰老師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傳承陳爸(陳俊朗)的理念書屋像是一個陪伴與學習的平台,讓一個人,走向向家庭那樣的一群人在陳爸驟然離世後,28歲時接手書屋,延續孩子的書屋
點閱數1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中國近代化路線的分歧與演變的歷史意義-資源代表圖
web 中國近代化路線的分歧與演變的歷史意義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中國歷史上,自從王莽、王安石變法失敗以後,在政治上就很少有人再敢輕言變法了。然而鴉片戰爭以後,排山倒海而來的西力衝擊乃是一場千年未有的大變局。迫使若干對於時代有著敏銳觸感的讀書人,朦朧地認識到墨守祖宗之法已是不可行了。最早見諸於議論並有具有具體積極主張的有魏源、馮桂芬等人。魏源的見識承認了中國在器物方面完全不如西方,然而馮桂芬則更進一步的注意到中國在軍事以外的缺失「人無棄材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實必符不如夷」,率先呼籲在政治制度方面進行改革。甲午戰爭後,中國的政治運動即存在二股政治勢力的分立,一股為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所領導的改革派,一股為孫文等人所領導的革命派。大體來看,兩者均是主張從制度變革的方式來進行,只是在手段上有溫和與激烈的差別。在初期,改革為主流力量,獲得多數人的支持,然而在經歷庚子拳亂與皇族內閣事件後,維新派對於清廷改革的誠意,大失所望,轉而支持革命。革命運動於是成為主流力量。在戊戌政變、庚子拳亂和皇族內閣等一連串事件中,維新派的勢力雖然一再地遭受到打擊,但主張維新改革的人士依舊寄望於清廷,例如康有為始終寄望於光緒皇帝,梁啟超雖然曾經與革命派人士合作,但最後還是回頭支持君主立憲的路線。雖然動機與革命派一樣是為了自強救國,但是他們最大的盲點在於錯認清廷有改革的誠意。他們誤以為只要不斷的宣傳請願,就可以使清廷接受他們的主張進行改革,但事實證明清廷不過是藉著君主立憲的招牌企圖繼續保有政權,而多數的官員與士紳也只是以維持自己的地位與利益為目的而支持維新,不可能真正的進行改革。中國近代化運動第二階段以制度改革為核心精神,在這個階段中出現了維新與革命二條路線之爭,固然最後革命路線在激烈的路線論爭中取得勝利,但是維新派人士質疑革命路線所可能造成的惡果,都在民初紛亂的政局中,一一出現。至此,不論是改革或革命,僅是進行制度的變革並無法有效達成自強救國的目標。在民初紛亂的政局中,知識份子開始進一步宣揚新觀念、新思想,質疑批判固有的傳統思想文化價值。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後,思想文化的革新成為主要重點,中國的近代化改革進入第三個階段。總結中國近代化的改革道路上,共可以分為器物改革、制度變革、思想文化革新三個階段。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共經歷了約80年的時間,當我們檢視這段歷史的一些重要代表人物時,可以發現其實有不少的知識份子,他們的思想主張走在時代前端,然而時代環境的氛圍與條件並無法支持這樣的思想主張的可行性,無法獲得多數人的支持,但卻在往後社會內部環境逐漸變化後慢慢形成可以支持這樣的思想主張,因而成為時代主流。譬如鴉片戰爭時期的魏源、馮桂芬;甲午戰爭時期的康有為、梁啟超;立憲運動時期的孫文。另一方面,甚至會出現某些重要人物的思想主張竟然從激進改革路線退縮為保守傳統路線,例如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人,檢視他們的思想主張的內容,其實前後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實際上是時代社會環境改變的太快,令他們的思想主張反而呈現退縮的現象。如果將這80年來的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張加以先後整理,其實可以拼湊出一張完全符合中國近代化路線演進的藍圖,從器物改革演進成制度變革,再從制度變革演變成思想文化革新。
點閱數440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10-06-03
馬來西亞文化介紹-資源代表圖
web 馬來西亞文化介紹
莊文君/市立忠明國小國小3-6年級
馬來西亞文化特色介紹
點閱數30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