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距今北京城區西南約50公里,位置正處於西山山地向平原過渡的山麓丘陵地帶。這一地帶有一些低平小山,地質成分主要為石灰岩,在經過千百萬年的溶蝕,這些小山中逐漸發育成溶洞和裂隙,其中一座叫龍骨山的小丘上就有五個大小不一的洞穴。20世紀20年代,在龍骨山東北坡最大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原始人類的牙齒和骸骨化石以及大量遺物、遺跡。這種原始的人類就是著名的「北京猿人」,在人類學上的正式名稱叫「北京直立人」,俗稱叫「北京人」,這個洞穴後來被稱為”猿人洞”。在北京人的考古發掘過程當中是先從哺乳動物化石的發掘開始的,1921年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和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當地百姓的指引下開始進行發掘,經過兩年的努力,他們發掘出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其中甚至包括兩枚古人類的牙齒,由於在當時古人類化石相當罕見,所以這項消息的宣布震驚當時中外學術界。因此當時由地質學家翁文灝主持的中國地質調查所和協和醫學院達成協議決定於1927年正式對周口店遺址進行發掘,在此後的兩年間,出土大量的古脊椎動物化石以及古人類的下頷骨和牙齒化石。最後總算在1929年12月2日這一天,在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主持下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成為北京人考古過程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天,也使我們終於可以透過復原一窺古人類的真面目。從遺址的文化堆積來看,”北京人”從70萬年前到20萬年前就已生活在這裡,出土了近十萬件的簡單打製石器,以及發現豐富的用火證據,證實北京猿人已知用火取暖、熟食和嚇退野獸。
修改日期: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