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68
布魯克林大橋-資源代表圖
web 布魯克林大橋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美國造橋者約翰?羅布林(John A. Roebling)設計的布魯克林大橋,正可說明這個時代的特徵。布魯克林大橋的橋樑墩距比之前任何橋樑都要長,由許多鍍鋅鋼鐵纜線支撐,將先進技術與哥德式拱門石造橋墩結合。這種新技術和舊風格並列的狀況,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特徵是既執著於過去,也被科學和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新科技魅力所吸引。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和布魯克林大橋一樣也是新技術和舊風格並列的代表建築。這座著名的自由女神身上的衣紋像波浪般翻騰,由黃銅錘成,且以經過精密計算的鍛鐵高塔所支撐。高塔是由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1832-1923)所設計。其中包括了對稱與非對稱的鋼樑設計。看了這樣的建築是否已經可以體認到新技術的力量極其美感的展現了呢?
點閱數43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翰林版_四年級社會-資源代表圖
web 翰林版_四年級社會
廖彥斌/市立新興國小國小4年級
將資訊融入社會科教學
點閱數1331
下載數70
修改日期:2011-09-19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資源代表圖
web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由西方沿著絲綢之路長途跋涉而來到東方的旅行家不勝枚舉,馬可波羅 Marco Polo 便是其中一位有名的人物。在中國的元朝為官十七年後,馬可波羅於元貞元年(西元1295年)回到了家鄉威尼斯。他參加了當時威尼斯對熱那亞Genoa的戰爭,因兵敗被俘而被關押了一年。馬可波羅把在亞洲的豐富見聞,說給獄中友人作家魯恩蒂謙Rusticiano聽,魯恩蒂謙把它紀錄下來,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獲釋後繼續經商,於西元1324年七十歲時去世。
點閱數1116
下載數38
修改日期:2010-05-21
齊心護家邦,國家永安康-資源代表圖
web 齊心護家邦,國家永安康
江智凱/成功國小國小5年級
  教育是價廉效高的國防投資,面對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中國對我威脅加劇,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益形重要。「國家安全,全民有責」,唯有建立全民一體的共識,整合全體力量,齊心對外,才能確保國家穩固安定與永續發展。本課程以「齊心護家邦 國家永安康」主題,包含四個單元活動,將全民國防教育中的「國際情勢」、「全民國防」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課程內容,經由脈絡化鋪陳,學習策略引導,整合探究思考,規劃表現任務,構築認知發展學習歷程。  從「亞太的樞紐」認識臺灣的地理位置及臺灣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定位價值,理解地緣位置的重要性。由「保家衛國 全民當責」認知臺灣擁有戰略價值,過去已是他國侵犯的目標,如今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理解兩岸情勢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深化全民國防意識。以「守土護國真英雄」認識在兩岸軍事緊張時,八二三砲戰與黑貓中隊的事蹟,影響臺灣的歷史發展,彰顯中華民國對自由世界之貢獻。在「國際社會下的臺灣」了解中華民國目前的國際處境,政府及民間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事務,善盡世界公民責任,更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存在。期讓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體認全民國防的重要性,具備對國家認同感。
點閱數708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23-01-12
家鄉的自然美景-資源代表圖
web 家鄉的自然美景
蔡凱如/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數位資源推廣服務中心國小4-6年級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能用欣賞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家鄉的風土民情和環境。認識台灣本土畫家獨特的風景畫及鄉土人文畫作的特色。
點閱數1127
下載數56
修改日期:2012-11-30
明末耶穌會的東來-資源代表圖
web 明末耶穌會的東來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耶穌會 ( Society of Jesus )是1504年聖依納爵?羅耀拉( St. Ignatius of Loyola )創立的天主教修會。為了重振天主教教會,耶穌會士不再只住在修院隱修,而是要深入社會,與各階層人民接觸。耶穌會積極響應教皇號召,向海外傳教。當沙勿略(Xavier)想在日本傳教時,發現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甚深,因此開始著手入華傳教的計畫,但中國當時禁止外人入華傳教。直至1554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作為根據地後,澳門成為遠東的傳教中心。不過中國政府只允許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可自由信仰他們的宗教,仍嚴禁傳教士入內地傳教。真正第一位進入中國傳教的是巴來多(Barreto),但也只是在廣州向葡萄牙的水手及士兵傳教。此外,西班牙也一直向中國政府提出傳教的要求,但被婉言拒絕。在中國傳教困難的原因,除了政府的政策外,也和傳教士不會說華語、不懂中國文化有關。故傳教士范禮安(Valignani)便提出學華語的建議,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利瑪竇(Matteo Ricci)等人,便開始在澳門學習華語。 當羅明堅進入中國,其舉止符合中國禮儀,又說一口流利的華語,獲得中國官員的好感,成為明朝第一個獲准在中國內地居留的傳教士。
點閱數2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6
皇帝菩薩梁武帝-資源代表圖
web 皇帝菩薩梁武帝
范桂榕/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梁武帝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早年勤政愛民,晚年則虔誠信佛,甚至數次入寺出家,並精心研究佛教理論。信佛之後,他不近女色、不吃葷,並要求全國老百姓仿效。虔誠信佛使梁武帝無法專心朝政,國勢也因此日漸衰弱。
點閱數3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6
近代歐洲的海外擴張-資源代表圖
web 近代歐洲的海外擴張
楊惠雯/市立東興國中國中7-9年級
了解大航海時代多元世界的互動關係
點閱數514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21-12-27
DOC在地課程-【臺南市定文化】麻豆集英社-太平天歌-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臺南市定文化】麻豆集英社-太平天歌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崑山科技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在麻豆區巷口里的【慶安宮】,每每經過都可以看到廟埕有老人下棋、稚孩下課遊玩這樣的鄉間景物,但一定沒發現這裡蘊含有著百年文化-集英社。太平天歌緣起相傳唐代天寶年間鄭元和,眷戀名妓李亞仙,終至床頭金盡,淪為『乞丐幫主』,以散曲,什劇傳授乞兒,以取悅社會謨生,稱之為『太平歌』,從此原屬士大夫階級的南管音樂走入民間,成為另一種庶民音樂。後來鄭元和狀元及第,受皇帝誥封名符其實的『天子門生』,所以流傳至今的太平清歌團都將鄭元和奉為祖師爺。近年來,民間針對各種表演技藝活動,例如宋江陣、八家將、蜈蚣陣、12婆姐及許多暗藝等都積極保存予以推廣,學員譚海辰積極與麻豆DOC及台南高雄輔導團共同製作影片,使此項珍貴文化資產得以永續流傳,並且吸引更多有興趣社會或學校各界人士參與,淨化人心,增添社會和諧風氣,引導年輕朋友喜愛這種活動,以避免誤入歧途。
點閱數22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開箱礦山記憶—溫馨又熱絡的礦山導讀人工作坊-資源代表圖
藉由礦山歷史人文整理,以在地人講述在地故事為基礎,建立採金之路文本,並嘗試引路達人認證機制,逐步建立礦山採金之路深度遊程價值。
點閱數10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