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臺灣文化的結構
1977年,政府推動十二項建設,其中包含文化建設,計劃輔導地方文化中心轉型。訓練專業人員,評鑑地方文化中心,發展地方文化特色。依據地方產業、人文、歷史、傳統等特性,找尋各縣市獨特的文化重點,藉此吸引民眾前來觀光,繁榮地方經濟。中央推動的重大建設有遷建中央圖書館,改成國家圖書館。籌建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等文化設施。隨著政治上逐漸解禁,部份戒嚴時期之下難以發表的鄉土文學創作,得以出土,與世人見面。解嚴以後的鄉土文學創作,關懷及對象隨著增廣,主題不僅限於下層百姓的貧苦與生活。更展示臺灣人的生命力及生活環境,舉凡:社會、語言、風俗、文化、歷史等都是鄉土文學寫作的動力及來源。鄉土文化,以及古蹟資產受到人為的破壞日甚。有鑑於此,政府倡導臺灣文物資產的保存與維護。如:古蹟鑑定及修復,舉辦資產維護研討會,出版文化資產叢書,宣導愛惜資產,設置傳統藝術中心,民俗技藝園區,山地文化園區,更重視舊有技藝的傳承等。搶救臺灣碩果僅存的建築,傳習特有的文化,並且傳之後世。隨著教育改革的開展,國民教育的教材朝多元化邁進,教學內容有顯著增加及翻新。內容強調臺灣人為本位,建構臺灣的主體性。透過鄉土教材的編撰及閱讀,教導臺灣學生認識臺灣,學習各族的母語,明瞭臺灣的歷史,觀察臺灣的地理。由鄉土教材中進而發揮愛鄉、愛人等精神。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領域
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Ba-Ⅱ-1 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感受與意見有相同之處,亦有差異性。
Bb-Ⅲ-1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Bb-Ⅲ-1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學習表現
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演,尊重人我差異, 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主性。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主性。
議題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50
下載數:9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657.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