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古埃及的學校
有些學者認為最早的學校的源起,是始自西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宮廷學校」。古埃及文明中,古王國(約西元前2686?2181年)和中王國(約西元前2040?1786年)是兩個主要的黃金時代,特別是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高度發展,促成了文化教育的組織與內容。根據古埃及文獻的記載,埃及的學校大致分為幾種:古王國時期的宮廷學校,主要是教育政府的官吏與王室的子弟。中王國時期,則開始出現組織良好的學校,型態又分為宮廷學校、神廟學校、文士學校等等,分別培養不同的專業人才。到了國力強盛的新王國時期,神廟學校成為研究高深學術和培養高深專業人才的地方,如海立歐普立斯(Helioplis)大寺,它曾被譽為「最普通和淵博的知識中心」,神廟裡的祭司們研究天文、數學和物理學,也開設了幾何、測量、調查、測容量問題的預備課程。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稱海立歐普立斯大寺的祭司是埃及人中最傑出的歷史學者。該寺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經常舉辦一些學術討論,吸引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學者,據說猶太的摩西、希臘政治家梭倫、哲學家泰勒斯和柏拉圖都曾遊學此地。宮廷學校是古埃及王朝建立的教育機構。從古文獻的出土中可以發現,古埃及有紀載歷史的習慣,他們會將大規模的宗教節日和法老的慶祝活動記載下來,而法老為了表彰功績,也會在墓室和神廟中記載下自己創建的功業,這使得古埃及的王室必須雇養一批熟稔文字書寫的抄寫員,而培養素質高的官吏也是古埃及宮廷學校成立的主要目的。神廟學校是神廟的祭司身兼教師,傳授神廟人員文字書寫、語言、計算、幾何、天文等學問,同時也教導他們有關神學、醫學與數學等高深又專門的學科知識。文士學校的教育內容則是屬於比較初級性的知識,主要教授一般人民有關識字閱讀與計算等生活能力,但家境貧寒或奴隸則很難進入學校學習。學生通常在十歲左右入學,但因為家境與天賦的差異,只有少數學生能勤學不輟,直至成年。書寫在埃及的社會是一種具有權力的象徵,特別是具有書寫技能的高級官吏,他們的權力甚至能與法老不相上下。古埃及人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創造了象形文字,用來作為表達與紀錄的符號系統。早期的象形文字是以圖形為基礎,寫在墓穴的岩板、骨片上,多用來紀錄國王或宗教之事。後期象形文字益發成熟,具有表形、表意與表音的功能。學生們在學校學習象形文字的書寫與閱讀,培養基本的讀寫能力。象形文字系統是相當複雜的,因此學習書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師對於學生的要求也十分嚴厲,並例行體罰,有句埃及的諺語是這樣的:「孩子的耳朵長在背脊上,挨打才會把話聽進去」。古埃及人書寫象形文字的材料有紙草、羊皮紙、木或鉛板和陶片,動物的骨頭、木乃伊的裹布也是書寫的材料。他們會用煤灰加水當作墨汁,或是用赭石做紅墨水;筆則是初期用燈心草製作,後來埃及人仿效希臘人,用蘆葦桿做筆。這些資料我們都能經由參觀現代的博物館來了解。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領域
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歷Fb-Ⅳ-1 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
地Be-Ⅳ-2 多元文化的發展。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歷Fb-Ⅳ-1 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
地Be-Ⅳ-2 多元文化的發展。
學習表現
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2b-Ⅳ-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並欣賞其文化之美。
社2a-Ⅳ-3 關心不同的社會文化及其發展,並展現開闊的世界觀。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2b-Ⅳ-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並欣賞其文化之美。
社2a-Ⅳ-3 關心不同的社會文化及其發展,並展現開闊的世界觀。
議題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175
下載數:5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011.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