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2,781 筆
web古埃及人的服飾
古埃及人的衣料主要是從尼羅河畔旁生長的亞麻紡織而成,一般男性用一條布圍繞腰和臀部,貴族則是穿著打褶的圍裙,象徵太陽的光輝,婦女則穿緊身長袍。 古埃及人喜愛打扮,會用脂粉盒裡的眼圈墨化妝,喜歡用藍色和黑色,不論男女身上配戴項鍊、手鐲、胸飾等裝飾品。富人們一定戴假髮,在祭典時穿上最美麗的服飾,法老會載象徵權力的假鬚。在法老的墓室中還發現涼鞋,木乃伊必須穿上涼鞋,以確定重生的時候可以使用。
陳文珊/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664
下載:5
web初二十六拜土地公
古時候的每個月初一、十五,商人都會約定地點作交易,於是就逐漸形成了「市集」,在交易完成之後的第二天,就是初二、十六,為慶祝交易成功,便會宴請家人和工人,但是在吃飯之前會先祭拜土地公,感謝土地公保佑他們有豐盛的農作物或家禽,使他們有物可「易」,也感謝土地公保佑使他們交易順利,換得自己所需的民生用品。「頭牙」是指每年第一次祭拜土地公的日子,也就是農曆二月二日,因為正月初二,正當農曆過年期間,所有神明都要回到天廷,所以土地公不在人間,而正月十六時,與上元節(元宵節)僅相隔一天,所以將每年第一次做牙定在二月二日,也就是「頭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則是最後一次做牙,就稱為「尾牙」。虔誠的人們在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固定會祭拜土地公,另外每年有兩次更盛大的祭祀活動,一個為農曆的二月二日,這一天除了是商人們做頭牙之外,也是土地公的誕辰日;另一個是八月十五日,是土地公得道升天的日子。二月二日是春祭,祈求土地公保祐農作物生長順利;八月十五是秋祭,秋天收成之後,感謝土地公的保佑豐收,也就是所謂「春祈秋報」。這兩天,家家戶戶都會宰雞殺鴨,準備豐盛的祭品虔誠祭拜,也會在土地公廟前的演平安戲,又稱為 「土地公戲」。「安土地公金」就是在二月二日祭拜土地公祈福時,農人會以竹枝夾著金紙(土地公金),插在田中,祈求豐收。到了八月十五日會重複,以感謝土地公庇佑農作物豐收。「安土地公金」也稱為「安土地公拐杖」,民間流傳土地公是白髮蒼蒼的老伯伯,行動比較為不靈活,人們就以竹枝或蘆葦枝夾土地公金插在田地上,當作土地公的拐杖,而土地公金,則是作為答謝土地公之「禮數」。另一種說法認為「安土地公金」是土地公看管的標記,表示這塊田是土地公的管轄區域,就如同俗諺所說:「土地靈,虎豹不入境」,兇猛的野獸、妖魔鬼怪等,看到土地公金不敢隨便入侵,農作物自然可以豐收。
張昀浚/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743
下載:8
web什麼都管的土地公
早期農業社會,土地的收成是人們最大的經濟來源,土地公保佑農作物豐收,農民順利賺錢而致富,隨著環境的變遷,土地公從掌管土地之神兼職轉化成「財神」,民眾除了祭拜土地公祈求發財,有些土地公廟也可以讓人們向土地公「借金生財」,土地公廟從祭祀的場所,轉換成類似銀行的性質,信徒跟土地公借錢做生意,討個好彩頭,一年後再來還錢。人們相信土地公的錢,能帶來好運,保祐大家賺大錢。這種特殊的「借金生財」習俗把土地公的慈悲、有求必應發展的淋漓盡致!土地公是掌管土地的神明,土地與人民生計的關係最為密切,凡事都會為請求土地公幫忙。土地公的神格並不高,類似於村里長兼管區警察,幾乎每一村里皆有專屬的土地公廟,甚至有些市街,也有設立土地公廟,所以有「庄頭庄尾土地公」的諺語。土地公是地方守護神,人們都希望土地公能發揮神力,庇護地方平靜,保佑人們平安順利,闔家順利平安。人死後的墳墓建造與維護,均有賴土地公的首肯,因此墳墓旁均會設立土地公神位祭拜。早期只有以石碑刻上「后土」為土地神,現在比較講究者則會雕刻土地公神像的造型。在掃墓時,也會先祭拜土地公,再祭拜亡者,表示對土地公的尊重與感謝。
張昀浚/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624
下載:13
web土地公的傳說
土地神的傳說非常多,大都是以慈眉善目的老爺爺形象居多,所以大家都尊稱為土地公。土地公的傳說不外下列四種:1.在傳說中,土地公是專精農事,熱心公益,指導人們從事農耕,農作物獲得大豐收,人們感念他的恩德,所以蓋廟祭祀。2.土地公是為民除害,與大蛇搏鬥而犧牲自己生命。3.土地公是愛民如子,體恤民間疾苦,人們所尊敬的好官。4.土地公是個認真盡職的僕人,為了保護小姐,把所有的衣服給小姐穿,自己活活被凍死,人們感念他的忠誠,所以蓋建廟祭祀。這位慈眉善目爺爺的名字叫做「張福德」,所以土地公又稱為「福德正神」。在人們心目中,土地公從掌管土地的神明逐漸轉變成能夠能夠為民除害、體恤民間疾苦的掌管雜務之神。
張昀浚/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676
下載:4
web面紗的新意
關於伊斯蘭婦女的面紗,有兩種對立觀點,有人認為面紗為伊斯蘭婦女受迫害的象徵,面紗使婦女與外在社會隔絕;另外有人說,不允許伊斯蘭婦女戴面紗是卻乏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是宗教迫害、種族歧視。1970年代後期興起於伊斯蘭世界的「重戴面紗」(Re-veiling)運動,重拾伊斯蘭傳統服裝的女性,代表了穆斯林對自身文化、宗教內涵的重新瞭解,也表達了強烈情感的文化選擇象徵,給予社會正面價值。「面紗」(Hijab)除了是宗教信仰上的表現外,也代表穆斯林社群與信仰上的認同。藉著重戴面紗的運動,扭轉了伊斯蘭婦女對「面紗」的原本看法,並注入更深的宗教信仰認同。穆斯林女性將面紗視為宗教信仰(甚至是民族意識)的象徵,也認同面紗的社會穆斯林女性重新戴上面紗後,與異教信仰者和不同族群有所區別,也代表了對宗教信仰的忠誠。然而重戴面紗之舉,在非伊斯蘭國家仍引起不少爭議,例如:在教室中是否可以戴面紗,在法國引發長達十年的爭論,而2005年2月,法國通過法令—禁止在公立學校佩帶明顯的宗教飾物,以維護政教分離的政體。而此法令是否會引起其他國家跟進,仍值得觀察。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413
下載:4
web禮儀之爭與清廷禁教
隨著天主教各教會進入中國,各教會或教會內部對中國儒家文化的認識漸漸出現了分歧。其中最引起爭論的,就是中國的祭祖與祭孔活動,究竟是屬於宗教性質,抑或只是中國的禮俗。假使祭祖祭孔的活動是屬於宗教性質,那就違背基督教不崇拜偶像的教義。1628年(崇禎元年),耶穌會為了解決歧見,便在中國召開會議,達成共識:不把中國的祭祖祭孔活動,當作是偶像崇拜。較晚到中國傳教的方濟會與道明會,對耶穌會在中國傳教的成功既羨慕又嫉妒,加上不贊成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方式,因此將對中國的禮儀之爭再度點燃,也使得羅馬教皇對此問題逐漸重視。耶穌會士擔心爭論的結果會影響在中國的傳教,也派員回羅馬為在中國的傳教方式辯護與解釋。最後羅馬教皇於1704年頒佈禁令,嚴禁入教的基督教徒行中國禮儀。教皇頒佈禁令後,派遣使團到中國面見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對此禁令極為憤怒,下令只有經過朝廷批准的教士才可在華傳教。多數的教士意識到此舉將會嚴重影響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情形。因此1719年(康熙58年)教宗再度派人來華交涉,希望中國能允許傳教士繼續在華傳教。不過這次的交涉並未成功,傳教士所提出的條件反而惹惱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決定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教。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275
下載:1
web樟腦的製作流程
蒸腦時,將水由木桶上端倒入鍋中,引燃灶中木材,更換碎片,連續十天後,鍋中沸騰的水蒸氣透過木板孔,將樟木碎片蒸熱,也蒸出含腦的氣體,這些氣體進入倒置陶缸後開始凝結。十天後將陶缸拉開,半凝結的樟腦遇到冷空氣會凝結為霜狀,即為樟腦。
王政文/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198
下載:3
web歷年在台發行的流通幣
光復初期由於通貨膨脹的關係,機製輔幣的需求較小,到民國三十八年幣制改革後,才有壹角、伍角機製輔幣的發行。其中主要的圖案是「孫中山先生肖像」、「台灣島」、「梅花」、「蘭花」及「蔣中正先生肖像」等。材質則為紅銅、黃銅、銀、鋁、鎳等。
陳炯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274
下載:6
web樟腦的代替品
人工樟腦於1803年由德國藥劑師kindt 發明,發現以松脂製成的松節油可以提煉出類似樟腦的產品;德國公司嘗試量產後,1813年正式投入國際市場舞台,可惜因品質不佳,銷路不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品質終於改善,也漸次獲得各消費國喜愛,在國際市場佔有率節節上升,開始對臺灣的天然樟腦產生威脅。除了德國以外,之後,義大利、法國、美國與日本也相繼投入製造人工樟腦的市場。人工樟腦的原料來自松樹,松樹成長速度快,且分佈面積遠較樟樹廣,故人工樟腦成本遠較天然樟腦來的低。
王政文/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406
下載:1
web首版「新台幣」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6月16日,台灣省政府宣佈實行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將此前發行的台幣稱為「舊台幣」,以舊台幣四萬圓兌換新台幣壹圓的比率進行更換。首批新台幣發行的面值為壹圓、伍圓、拾圓及壹百圓,並有壹分、伍分、壹角、伍角四種輔幣卷。主要圖案為「台灣島」、「台灣銀行總行」、「孫中山先生肖像」。
陳炯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163
下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