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2,780 筆
web石窟
石窟藝術產生在古代印度。最初,它只是利用山間自然的洞窟作為佛教徒坐禪修持、集會及生活之用,後來,人們自己開山鑿洞,並開始在洞中設置佛像、佛塔、畫上壁畫。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石窟藝術也一起傳入。莫高窟(甘肅省敦煌市)、雲岡石窟(山西省大同市)、龍門石窟(河南省洛陽市)為中國三大石窟,這些石窟藝術對於研究佛教史、繪畫、雕刻、建築、樂舞、服飾、東西文化交流等提供極為豐富的的資料。
范桂榕/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198
下載:0
web波灣戰爭起因與過程
波斯灣戰爭起因於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國間因領土、油權利益等糾紛,以及伊拉克對油償、租借布比揚島、瓦巴島談判的破裂。於是伊拉克於1990年8月2日揮軍十萬入侵科威特,兵力不足二萬及戰鬥機不到百架的科威特毫無招架之力,8月8日伊拉克完全侵占科威特,此舉引起許多國家關注。1990年,伊拉克總統海珊在會議上指責阿拉伯國家生產石油過量,導致油價低廉,使伊拉克在半年內蒙受約140億美元的損失。海珊更直指科威特違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規定,過量輸出,造成油價下跌。故要求科威特拿出一百億美元作為油償並取消之前伊拉克所欠下的300億美元的債務,這不合理的要求使會議不歡而散。會議後一個月,伊拉克派遣副總統薩敦哈馬迪到科威特索錢,科威特表示沒有這麼多現金,伊拉克討債不成,遂轉以武力威脅,並從7月中開始在伊、科兩國邊境頻繁調集重兵。 伊拉克為排除外在勢力干擾,先後試探埃及與美國意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對海珊表示,「對阿拉伯內部的爭執如伊科之間的邊境爭執美國表示中立。這使海珊錯估形勢,誤以為美國允許他用武力解決問題。因為此次侵略行動可能會引起中東區域性的戰爭,甚至引發世界大戰,於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1990年11月29日通過678號決議案,要求伊拉克於1991年1月15日期限前撤出科威特。限期屆滿,伊拉克仍拒絕撤離科威特,聯合國宣佈以武力驅逐伊拉克。1991年1月17日淩晨3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約有30多萬人、1200輛飛架及1000多輛坦克,戰爭首日,多國部隊進行3次大規模空襲,投下約1.8公噸的炸藥,相當於一個半廣島原子彈的爆炸能量。歷經38天的空襲,到2月24日,多國部隊發動地面攻勢,對伊拉克開始實施毀滅性的「沙漠風暴」戰爭,3天後宣佈停火,歷經100小時地面作戰之後,伊拉克最後無條件投降,戰爭劃下休止符。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561
下載:3
web衝突間的曙光
1948年以色列在中東建國後,歷經4次中東戰爭,在美國斡旋下於1978年簽訂了「大衛營協定」,但仍未解決以色列與阿拉伯之間的紛爭。其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因領土、宗教等長期問題,衝突嚴重,恐怖活動層出不窮,從早期零星的個人式自殺行動,進而演變成有組織、有計畫、有訓練的大規模恐怖活動。1993及1995年以、巴間的兩次奧斯陸協定(OsloⅠAccord 、Oslo Ⅱ Accord),曾替中東的和平開啟曙光,1995年新的巴勒斯坦當局已獲得約旦河西岸其他六個城市治理權,卻因互不信任和暴力阻止了奧斯陸協定的發展。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176
下載:1
web引進近代醫療
台灣第一位長老教會的宣教師馬雅各畢業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的醫師,1865年6月16日就在府城看西街租得的佈道所行醫傳道,這是『台灣第一』的西醫診所,之後移往打狗的旗後,但已開啟台灣西醫療法之基礎。清末長老教會在各地所開設之醫館共計有: 1.打狗長老教醫館—1865年 2.台灣府舊樓醫館—1868年,新樓醫院前身 3.淡水偕醫館—1880年,馬偕醫院前身。1872年三月九日馬偕博士由加拿大長老教會遣派來台灣宣教,並於1880年在淡水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院——「偕醫館」,以醫療傳道之精神。偕醫館設立二十年間,得到當時洋行歷任侍醫之協助,診治民眾病症無數,其中尤以瘧疾為最。 4.大社長老教醫館—1890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身。西式醫療技術使台灣許多治癒者都成為初代信徒。又北部的馬偕博士不是一位正式的醫師,卻專精於拔牙技術,他自稱從1872年至1895年之間,曾經為人拔掉21000顆以上的牙齒。
曾煥玲/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240
下載:3
web明末耶穌會的東來
耶穌會 ( Society of Jesus )是1504年聖依納爵?羅耀拉( St. Ignatius of Loyola )創立的天主教修會。為了重振天主教教會,耶穌會士不再只住在修院隱修,而是要深入社會,與各階層人民接觸。耶穌會積極響應教皇號召,向海外傳教。當沙勿略(Xavier)想在日本傳教時,發現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甚深,因此開始著手入華傳教的計畫,但中國當時禁止外人入華傳教。直至1554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作為根據地後,澳門成為遠東的傳教中心。不過中國政府只允許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可自由信仰他們的宗教,仍嚴禁傳教士入內地傳教。真正第一位進入中國傳教的是巴來多(Barreto),但也只是在廣州向葡萄牙的水手及士兵傳教。此外,西班牙也一直向中國政府提出傳教的要求,但被婉言拒絕。在中國傳教困難的原因,除了政府的政策外,也和傳教士不會說華語、不懂中國文化有關。故傳教士范禮安(Valignani)便提出學華語的建議,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利瑪竇(Matteo Ricci)等人,便開始在澳門學習華語。 當羅明堅進入中國,其舉止符合中國禮儀,又說一口流利的華語,獲得中國官員的好感,成為明朝第一個獲准在中國內地居留的傳教士。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220
下載:0
web西醫院
「醫療傳道」是宣教活動中的重要部分。福音的傳入,多半是藉著醫療行為而進行的。雖然一般中國人對傳教士所開的西醫院仍存有相當多的誤解,如認為西洋醫師對屍體解剖、用酒精保存畸形人體發育的標本、或是幫人開刀等,是不軌的行為。但不少貧窮人家只能求助於傳教士醫師。因此,教會仍利用在華的醫療事業來進行傳教活動。起初教會在中國的醫療事業,規模都很小,數量也不多,通常是附設在教堂裡的。1900以後,傳教士對醫療事業更加注重,對原有的醫院擴大規模,並在各地新設醫院及診所。教會醫療事業的經費來源,有一半來自醫院的收入,另一半是靠捐款。早期開設的教會醫院,一般是不收費,目的是要博得好感,大部分全靠捐款維持,例如伯駕醫生(Peter Parker) 在1835年創辦的「博濟醫院」,是中國境內第一個現代化的醫院。伯駕傳教的方法,是在病人手術之前把基督教的小冊子送給病患,向他傳教,手術完之後,又繼續傳教。但後來教會醫院都有收費,只對少數貧病者施醫給藥,條件是必須信仰基督教。傳教士在中國的醫療事業雖然是以傳教為目標,但也把西方的醫術、西藥、醫院制度及醫學教育傳入中國,對中國的醫療事業有相當大的幫助。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150
下載:1
web戰後至今的巔峰期
1949年中國共產黨驅離神職人員。許多神職人員從中國轉往台灣,繼續從事傳教工作。同時,大批的天主教信徒也隨著國民黨政府來台。離鄉背井的傷痛,戰後物資的匱乏,使得天主教適時擔負起救助難民的工作。加上當時台灣在外交上與美國親近,獲得美國軍事及經濟的援助。天主教教會並協助美援物資的發放,如麵粉、奶粉等,而被當時人們戲稱為「奶粉教」或「麵粉教」。1960、70年代,天主教獲得迅速的成長。1970年代,天主教徒已有30多萬人,從城市到山巔海邊,遍佈700多所教堂,400多所各級學校和幼稚園,以及將近200家醫院、診所。但此後當台灣的經濟起飛,社會富裕後,民眾對物資救濟的需求減少,天主教的發展即陷入停頓。據2004年的教務統計,台灣天主教的信徒仍維持在30萬人左右。這個數字遠不及佛教、道教數百萬的信徒,也不比基督教各派總和的40多萬人。
曾煥玲/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246
下載:2
web育嬰堂
基督教的慈幼事業,包括育嬰堂、孤兒院、盲童學校及聾啞學校等。其中興辦育嬰堂最為重要。當時規模最大的育嬰堂,是1867年創辦的上海聖母院育嬰堂。負責幼孩的衣食,保障其生活,並加以教育。住的情形,男女嬰孩,分開居住,直到長大成人。育嬰堂大都採取養、教、工三者結合的救助方式。除供給衣食、施予教育外,病訓練其謀生技能。例如天主教早期在上海創辦的蔡家灣孤兒院,就讓男童學習縫紉、木工、印刷等技術,以便成年後有能力謀生。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孤兒院的孤兒也要學木工、制鞋、雕刻及農田耕種等,並設立一間印書館,讓孩童打字、排印。教會興辦育嬰堂的方法,使得在中國行之已久的慈幼事業漸具規模而有制度。但由於一般教會辦理的育嬰堂容量有限,設備和保育措施不足,若有大批嬰孩進入,因照料不足,易發生傳染病而大批死亡。或是被送達之時已奄奄一息,無從救治,因而病故。由於死亡率過高,常引起中國人的質疑。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319
下載:0
web黑金-石油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中東得天獨厚,具有世界60%豐富的石油蘊藏量,該地石油大多集中在波斯灣沿岸。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凸顯出石油乃是現代生活及經濟活動的命脈,牽動世界經濟。石油也導致中東地區石油生產國和非石油生產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成為中東內部潛在危機。石油不僅關乎經濟,更是一個政治問題。美國、歐洲及日本,其油源約有20%~60%由中東供應。石油短缺,造成供需失衡,原油價格飆漲,重創各國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民生問題。因此促使各國更重視開始尋找新的替代能源,避免過度依賴石油,受制於中東地區。因此,如何確保波斯灣原油供應價格的穩定及維護這個地區水域的暢通關係著西方重要的利益。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332
下載:1
web基隆港興築與中元祭典的擴張
日治時期,基隆地區因工商發達,也連帶地刺激了宗教大事─中元祭典的擴大。基隆工商業的發達,與煤礦的開採和基隆港的築港帶來的龐大商機和人口遷入有關。日治之前,基隆為一漁村發展遲緩,日人領臺初期人口僅為7000多人,但基隆港進行築港工事後,加上市區改正的實施,伴隨著港市發展人口遂逐年增加,1905年人口增加一倍為14000人,尤其是煤礦和水產業更加發達後,因為貿易的增長人口也跟著激增。當時商業活動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外貨批發商,多為日人所經營;一為貨品零售商,多由臺人經營,產業則以工、礦和水產業為主,以工業的產值最高,漁業和煤礦則是基隆的兩大特色產業。日治時期商業團體之所以與宗教密切結合,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景氣佳,有錢資助宗教活動,藉著參與之便,不僅可以打響商家知名度,還可藉機宣傳商品。另一方面,有人氣就會聚集買氣,趁著宗教活動時的人潮,順便發筆小財,這也是日治時期基隆的中元祭典如此蓬勃興盛之故。當時基隆地區參加中元祭典陣頭遊行的隊伍,除了傳統的寺廟子弟陣出團,或主普、贊普外,市區各商號也會盛情參與,不僅會在陣頭、鏽旗或行頭上極盡奢靡,還有廣告宣傳,跟各種噱頭,主辦單位有時為求祭典豐富有趣,甚至會舉辦陣頭比賽,讓參加者更加瘋狂投入陣頭競賽。如《臺灣日日新報》上所報導,負責陣頭的爐主要出陣之前,都會事先向各郊行團體鼓吹贊助,希望能夠錦上添花更勝以往,從報導中也可以看到參家陣頭的商家,有東瀛郊及本島人運送店團、水產仲賣團、商船組、郵船組、市場魚菜商等,利用藝棚長閣及新鮮有趣之廣告想出奇致勝。參加宗教慶典的另一個目的,當然是可以藉機打廣告,宣傳自己的產品,例如,臺北麥酒會社即裝飾自動車三台參加遶境,沿途灑一千張麥酒引換卷(啤酒兌換卷),每張可兌換麥酒(啤酒)一瓶,除了助興之外,還可以宣傳自家的產品。在當時,日人對於臺灣人對民間賽會之極度鋪張奢靡,往往不以為然,在許多場合都宣導迎神賽會的節約或儉樸,且因中元普渡有礙衛生,消耗鉅費,常有廢止中元普渡,或是力勸各主普及柱首節省爐費的言論,只是對於臺人來說似乎效果不大。甚至1921年由臺灣知識份子創立的臺灣文化協會,因標榜「謀臺灣文化向上」,而對臺灣傳統宗教活動和迎神賽會大加批評,認為那是迷信的產物,認為因神明祭典而大加鋪張,是奢侈浪費的行為,且拜拜時供奉的祭品,因烈日高度曝曬而衛生堪慮,但都無法影響臺灣人對迎神賽會、祭典普渡的愛好。
林佩欣/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點閱:333
下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