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838
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的環保行動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的環保行動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5-6年級
自2023年1月1日起,全台便利商店與連鎖速食店陸續推行「循環杯」服務,民眾可免費借杯購買咖啡或飲料。環保署將2023年定為「循環杯元年」,要求5%的門市提供借還服務,並逐年提升比例。然而若各業者系統未整合、無法跨品牌借還,便利性將受限,恐影響普及。臺灣每年使用約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政策目標是逐步減少使用量,期望至2025年達成25%的減量率。消費者除可自備杯外,也能透過APP租借循環杯,兼顧環保與便利。
觀看次數7
修改日期:2025-11-06
把落葉還給樹木 打造永續生活綠空間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把落葉還給樹木 打造永續生活綠空間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5-6年級
落葉常被視為環境整潔的負擔,需耗費大量人力清運與處理。然而,「枝葉園圃」行動倡議將落葉留在原地、回歸自然,讓樹木自行循環養分。此舉不僅改善土壤結構與生態環境,還能促進生物多樣性,打造人與自然共生的永續綠地,展現友善土地的新環保思維。
觀看次數7
修改日期:2025-11-06
傳承老一輩的建築智慧 [原住民族建築]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傳承老一輩的建築智慧 [原住民族建築]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5-6年級
在臺東縣成功鎮進行的阿美族傳統家屋建造過程。這項工作由一群來自不同族群的人所進行,旨在復興並重建已經流失多年的阿美族建築技術,特別是傳統的卡榫施工法和其他自然建材的使用。陳豪義,這項工作的發起人,透過親自參與並教授其他人家屋建造的過程,希望保護和傳承這些傳統技藝。
觀看次數8
修改日期:2025-11-06
神奇的珊瑚礁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神奇的珊瑚礁 (因材網)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5-6年級
了解珊瑚白化的概念以及其主要原因
觀看次數8
修改日期:2025-11-06
看見社會EP15:自然農法──新北五股竹筍專家【新北五股】-資源代表圖
新北五股有一群致力於自然農法的竹筍種植專家,他們在土地上耕耘,用傳統與創新的方法打造健康、環保的美味竹筍。從田間到餐桌,這集將揭示竹筍產業的秘密與永續農業的未來發展。
觀看次數80
修改日期:2025-11-06
開港通商後,清帝國面對外來挑戰的應變措施,對臺灣有何影響?-資源代表圖
開港通商後,清帝國面對外來挑戰的應變措施,對臺灣有何影響?
觀看次數1
修改日期:2025-11-06
愛國東路3號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愛國東路3號 (因材網)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臺北市大安區曾有一座佔地約19公頃的監獄,始建於1900年、完工於1904年,為東亞最早採放射型設計的近代監獄,象徵日本殖民政府的權力體制。此地不僅監禁一般罪犯,亦囚禁羅福興等抗日義士及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難者,見證臺灣多重歷史階段。1975年監獄遷至土城後,原址都市更新並部分保存歷史建築,成為承載城市記憶與文化反思的重要空間。
觀看次數2
修改日期:2025-11-06
蟾蜍山煥民新村 [臺北市公館圓環東側]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蟾蜍山煥民新村 [臺北市公館圓環東側] (因材網)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蟾蜍山位於台北市公館圓環東側,歷史與文化價值豐富。自古為軍事防守重地,日治時期則發展為農業研究中心。區域內保存兩棟古蹟、八棟歷史建築及十餘株老樹,並劃分為軍事、農業、聚落及生態四區。國民政府來台後設立空軍作戰指揮部,眷村文化隨之形成。經保存運動,2016年蟾蜍山列為文化景觀,煥明新村改建為文化教育空間,展現台北市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發展的典範。
觀看次數3
修改日期:2025-11-06
嘉義木都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嘉義木都 (因材網)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林業的歷史文化遺留很多東西,像是製材的匠師師傅、技術,對於木材的回憶都還在。這一代的人對這都市還有連結,下一代對嘉義會保有何等想法?近年來嘉義市的舊屋力計畫保留不少木建築,有影響到市民的觀點,也許有人會思考為何要保存許多木造房屋,也間接引導民眾思考嘉義市要有什麼樣的特色。
觀看次數3
修改日期:2025-11-06
基隆公共運輸 (因材網)-資源代表圖
video 基隆公共運輸 (因材網)
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1895年起,日本人來台發展,基隆港築成現代化ㄇ字型港口,吸引移民聚集。中正路開通帶動商業繁榮,日本商人紛紛設店。流水伊助1921年創辦流水馬車,後轉型為流水巴士社,1936年改為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次年被市役所收購,見證基隆殖民至戰後的城市變遷。
觀看次數2
修改日期: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