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66
智慧教室學堂-反骨藝術新浪潮-資源代表圖
web 智慧教室學堂-反骨藝術新浪潮
張竣嘉/桃園市立大崗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機率編舞」是舞蹈家摩斯康寧漢所創造的編舞方式,將舞者的動作、進出場順序、出現頻率……等,以機率的方式編排。本課程嘗試讓學生以七至八人一組,每人發想動作,再透過隨機編排的方式,完成一個小組作品。
點閱數563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21-12-23
文化保存-排灣族口鼻笛(許坤仲)-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排灣族口鼻笛(許坤仲)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排灣族雙管口笛與鼻笛為男子傳達內心情感,或彰顯貴族階級、勇士身分的一種樂器,早期僅頭目或貴族家男子可吹奏並在笛身上雕刻紋飾。排灣族雙管笛形制一管有按孔,可吹奏音階曲調,另一管無按孔,吹奏時以持續低音進行,兩者因而形成複音狀態,也是台灣原住民樂器中唯一可以發出「複音音樂」的樂器。因鼻笛吹奏有如百步蛇發出的長音,另雙管笛有孔一管有如「在說話」,而無孔一管則在旁「配音、陪伴」,此一說法不僅體現排灣族社會階層結構,也與傳統「一人領唱,其他人配唱」複音唱法相互輝映。此外,無論吹奏或傾聽者,皆以「如泣、如訴」、「有抖音」,「引發『哀思』(talimuzau)」的曲調為美,成為特有的聲音模式與文化表現形式。此外,不同地域或部落在不同時間進程,發展出不同吹奏風格與文化傳承,雙管鼻笛以北排灣Vutsul系統平和村會吹奏人數較多,並以圓形吹口、三孔鼻笛為特殊;另雙管口笛於Raval為普遍,常見木塞式斜孔吹口。排灣族所使用的雙管口、鼻笛,不管在樂器發展史上、樂器使用的功能性、獨特性上,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文化部為保存並傳承這項重要文化資產,於2011年分別將代表Raval系統所屬的許坤仲與Vutsul系統所屬的謝水能,以「排灣族口鼻笛」項目,指定為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點閱數26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八年級表藝:表演中的即興-資源代表圖
web 八年級表藝:表演中的即興
謝怡倩/市立楊明國中國中8年級
即興創作,沒有劇本,沒有經過排練的表演形式,是很困難的。可透過說故事或是體驗培養出觀察力、創造力與反應能力。並且可以運用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表現,我們可利用即興表演將這潛能喚醒,並且打開表演者的感官。從中學習表演者當下反應及表演火花。
點閱數173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4-11-19
黏土動畫劇本創作-資源代表圖
web 黏土動畫劇本創作
劉建德/信義國小國小5-6年級
iPad 和 SeeSaw app
點閱數278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1-02-19
單一活動創新教學示例編號:表演 2024-003-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創新教學示例編號:表演 2024-003
林信宇/台北市立景美國中國中7年級
運用Capcut 數位剪輯功能,練習戲劇配音與短篇劇本對話台詞創作
點閱數10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0-14
文化保存-宜蘭本地歌仔(壯三新涼樂團)-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宜蘭本地歌仔(壯三新涼樂團)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歌仔戲約在百餘年前發源於蘭陽平原,是唯一形成於臺灣本土的傳統戲曲。「本地歌仔」正是歌仔戲的前身,也是歌仔戲最原始的雛形,在臺灣表演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所謂「本地歌仔」的「本地」意指宜蘭當地;「歌仔」則是「歌謠」之意。本地歌仔就是源自宜蘭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本地歌仔目前僅存歌仔戲的發源地宜蘭地區,形成之初祇有〈山伯英臺〉、〈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四大齣,且由業餘子弟所組成,當時農村青年在閒暇之餘,在廟埕、樹下表演自娛娛人,後來在廟會中跟隨遊行隊伍,載歌載舞邊走邊演,這種陣頭形式演出,稱為「歌仔陣」。因採「落地掃」形式演出且無戲服,也無水袖,並大量援用車鼓戲的曲調、動作以及妝扮,因此其表演形式與車鼓戲有許多相似之處。本地歌仔的表演雖然簡單、樸素,但卻代表歌仔戲最原始的演出形式,它形成於民間,代表庶民的音樂、舞蹈,呈現基層的常民藝術。由於本地歌仔保存臺灣唯一本土劇種的形式,且隨藝師凋零有瀕臨失傳的危機,文化部於102年指定宜蘭本地歌仔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為壯三新涼樂團。
點閱數2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雙園國中科技融合課程教案-我是主播-資源代表圖
web 雙園國中科技融合課程教案-我是主播
許晴茹/市立雙園國中國中7-9年級
利用網路資訊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運用資訊軟體拍攝影片和編輯影片;利用網路進行宣傳與投票。
點閱數735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20-12-31
故事創作-資源代表圖
web 故事創作
陳怡婷/桃園市立青溪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電子白板
點閱數589
下載數23
修改日期:2021-02-19
活化教學_竹夢介中-展翅飛揚竹夢趣 - 桃園市立介壽國中-資源代表圖
復興區滿山遍野的竹林生態深入教師的心扉,發展出獨樹一格的「桂竹課程」。以竹之教學啟動泰雅傳承之鑰、啟動課程美學,營造特色空間以及美感校園,凸顯原住民特有的風味與色彩,彩繪一個光輝璀璨的未來。在此偏鄉,結合 「竹鄉」特色,發展竹夢課程,為孩子開啟無可限量的未來。
點閱數174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7-03-28
嬌點-王滿嬌的電影人生-資源代表圖
video 嬌點-王滿嬌的電影人生
國立台灣美術館國中7-9年級
王滿嬌是土生土長的新竹人,十七八歲那一年參加中國小姐選拔,從此踏上演藝之路。擔任過演員、導演、編劇、副導等各種工作,幾乎影視工業中的每一種工作她都做過,至今已經出道54年,在影壇中相當受到敬重。新竹市文化局為了記錄新竹電影人的點點滴滴,特別為王滿嬌拍攝紀錄片《嬌點—王滿嬌的電影人生》,最近在影像博物館放映,希望讓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位新竹的電影之光。
點閱數12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