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國小5-6年級(三)
搜尋相關的資源 1,426 筆
web百變寶貝
貝類與我們的生活習習相關,透過各類五花八門的貝殻及藝品創作欣賞活動,提升觀察與審美能力。透過腦力激盪,激發孩子無限的想像力,並學習不同素材的組合應用技巧。再藉由分享與討論的活動,賦予作品更深一層的意義,深化對常見貝殻的想像與應用能力。
黃義峰/志學國小國小3-6年級
點閱:162
下載:9
web作伙來扮布袋戲
設計理念---在藝文的領域中,表演可說是集藝術與人文的大成。想讓學生能在此領域中產生很大的興趣和廣泛的統整學習,藉由表演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本設計即基於這理由,希望學生在課程設計的創意中,對布袋戲的傳統與演變產生初步的認識,並藉由親身體驗的過程,了解藝術的組成元素和藝師努力的過程,並於自己的表演活動中產生成就感,而能樂於學習,激發其對傳統藝術與人文的愛好。
黃義峰/志學國小國小5-6年級
點閱:291
下載:22
web排版達人GO!
就用趣味Q&A體驗活版印刷時期,一顆顆鉛字取用排版成句子的感覺吧!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教育部數位文創與數位教育計畫(終身教育司)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226
下載:221
web張員外開鎖招親
不只能防盜,古中國鎖巧妙的機關設計與精美雕花也象徵鎖具主人的智慧與品味,望族張員外為挑選集智慧品味於一身的女婿,特別以鎖設計關卡,快點來挑戰!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教育部數位文創與數位教育計畫(終身教育司)國小6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377
下載:66
web酸與鹼之美麗的相遇
本教案以康軒版五上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三單元─「水溶液」中活動2:「水溶液的酸鹼性」為基礎,並配合利用不同酸、鹼性水溶液中加入紫色高麗菜汁會改變其顏色之特性,讓學生能透過藝術創作,讓觀念更加融會貫通。 在實施本教案前,學生必須具有以下之先備知識:(1) 能說出水溶液的定義,並知道水溶液有酸性、鹼性、中性三種不同性質。。(2) 能配製出不同的水溶液,並能說出分辨水溶液的方法。(3) 能使用石蕊試紙測試不同水溶液之酸鹼性。(4) 了解並能說出石蕊試紙遇上不同酸鹼性水溶液之變色情形。 本堂課一開始利用Kahoot複習學生的舊經驗,讓學生在遊戲中輕鬆的學習,接著進入到本節課之重點,讓學生們在糖水、鹽水、汽水、醋、小蘇打水和石灰水中分別加入紫色高麗菜汁,並觀察該6種水溶液分別造成紫色高麗菜汁產生不同顏色的變化,將其觀察記錄在表格中,並做出歸納統整,接著比較紫色高麗菜汁與石蕊試紙在檢測各水溶液的酸鹼性上結果是否一致。 最後,運用剛習得之觀念,利用紫色高麗菜汁遇上6種不同的水溶液會改變顏色的特性,在輕鬆的藝術創作下,繪出一張張自製的書籤,並能夠從中學會欣賞並尊重他人作品的態度。
邱若華/市立觀音國小國小5年級
點閱:1555
下載:111
web末日魅塌域-公民行動
運用虛擬實境體驗與環境教育題材的詮釋,以角色扮演體驗虛擬實境VR操作,讓學童思考並理解「末日」的定義,大從宇宙星體運行,小至某些生物的瀕危,天然災害、科技發展、過度開發……,以孩子的生活經驗拓展省思的範圍,學習聆聽、內化、探索、思考、表達,培養對環境與生活議題更廣泛的關懷與人文思考,學習表現能力與技法經驗的多元化應用發展。
張釋月/縣立新生國小國小6年級~國中7年級
點閱:853
下載:32
web原藝之美-彩繪腳丫ㄚ的窩
原住民小孩在藝術與人文方面總有特別的天份,也許是上天的賦予,也許是本身的藝術細胞,總之在音樂、舞蹈甚至於繪畫方面總有出乎意外的創作。 大興國小教室當初是依據小班教學理念興建的,不只廁所在班級內,連進入教室都要脫鞋,以維護教室整潔。兩間教室中間也設有鞋櫃,供學生放置布鞋。由於鞋櫃年久失修,校長決定更換鞋櫃,為了讓學生能發揮藝術與人文天份,特別聘請藝術與人文教師到校指導學生創作,讓學生能設計、規劃、美化他們的生活空間。
曾亮榮/花蓮縣大興國小國小1-6年級
點閱:388
下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