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國小3-4年級(二)
搜尋相關的資源 1,020 筆
ebook回到美好的夜晚
《回到美好的夜晚》,由知名作家劉克襄撰寫文章,繪本插畫家鍾易真創作圖像,都讓故事具有文學的張力與圖像的感染力,書中隨著主角巴用的思緒,超越時空回到那個令人想念的夜晚,讓讀者如親身走過阿美族的村莊,體驗阿美族與自然環境共創的文化情境。
花蓮縣文化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28
下載:0
web貝多芬的音樂饗宴
(1)透過閱讀打開知識的大門,培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2)人生過程總會遇到挫折與失敗,但是如果能不向命運屈服,勇 敢的接受不幸的事實,克服心理和生理的重重障礙,以積極樂 觀的態度面對,生命一樣能綻放美麗的花朵。
胡麗玉/花蓮縣佳民國小國小3年級
點閱:358
下載:8
web牧場風情畫-繪鵝
「鵝」是志學牧場裡最霸氣的動物,整天總是大搖大擺神氣的在牧場中閒逛,伴隨著嘎嘎嘎的叫聲響徹雲霄,不論是覓食、喝水、游泳......,雞、鴨、兔們都得禮讓三分,但那份優雅與多變的姿態,卻是與生俱來,誰也模仿不來的。「鵝」引人注目的外形及姿態,正符合了中年級學童的學習創作歷程,因此選定了「鵝」做為本次繪畫的主題。 依據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創造與心智成長理論」中提及,9-11歲的中年級兒童正值「寫實萌芽期」(Dawning Realism Stage),具有簡單的透視概念,開始嘗試將所看到的現實,表現為具體的視覺概念。此時期孩子的繪畫特徵較能描繪細部,注意到空間關係,並且使用重疊的技巧。.對顏色的運用較豐富,且能辨識及表現色彩的變化,不再只是採用固有色。此時期亦具有無比的創作欲望,但也因比較留意作品的成果,亦是「創作的危險期」,常常因為畫得不像而受挫。此時期的孩子,想要畫得更真實,跟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更接近,但不免犯了「圖示期」孩子的問題,畫的是心中所想的,而非實際所觀察到的。 所以在教學設計上,要如何透過適當的引導,進行正確的觀察,進而運用色彩技巧及學習欣賞作品,是本課程設計最重要的部分。本課程透過賞鵝、識鵝、繪鵝及作品發表的系列活動,讓學生由觀察至描繪上色,在「做中學」中輕鬆的進入快樂的繪畫天地。 教學目標: (一)透過賞鵝活動,引起觀察的興趣。 (二)透過鵝的活動短片解說,了解鵝的活動與姿態。 (三)透過圖片外形分析、解說及引導觀察,了解觀察的方法與重點。 (四)透過上色技巧示範教學,學會用具的使用及技巧的應用。 (五)透過作品發表、教師講評,學習欣賞、自我省察及表達的能力。
陳昭蓉/花蓮縣北昌國小國小3-4年級
點閱:685
下載:18
ebook故鄉(中文版)
藉繪畫為孩子們訴說越南家鄉的故事。作品反映成長的農村生活,內容質樸細膩,筆觸自然生動,張張豐富的彩圖,滿載著兒時的回憶與家人相處的濃厚情感。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30
下載:1
ebook老街上的咚咚聲
以老街上開店超過一百年的日興棉被為故事藍圖,以「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堅持一直做下去,把它做到最好」為故事的核心價值,敘述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堅持不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故事以老棉被店四周的店面不段更替來凸顯老棉被店不變的稀有。
雲林縣斗六市公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63
下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