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鹿台江》以戲劇化敘事方式,引領觀眾穿越時空,回到17世紀的台江內海,重返荷蘭人建立熱蘭遮城、引進大量漢人移民開墾的歷史現場。這段歷史深刻地改變了原屬西拉雅族的傳統領域,造成土地流失與文化衝擊。影片透過麻豆社耆老 Mammu Tarie 的口白與族人的視角,描繪族群在外來政權與族裔壓力下的記憶與堅持,呈現原住民族在歷史洪流中不屈的生命力。這不僅是一段在地族群記憶的重現,也是一幅刻畫臺灣早期多元族群互動、文化交流與土地變遷的深刻畫面。影片引導觀眾思索臺灣歷史的多重面向,並呼籲社會珍視原住民族的文化資產與歷史觀點,認識並尊重這片土地上多元族群的共同記憶。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學習表現: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