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背光中的英雄
「你是哪裡人?」
「你願意為國家做出什麼犧牲?」
「你要做出犧牲的國家是哪一個國家?」
「沒有國,哪有家?」
「回家,家在哪裡?」
一個個問題拋出,你回答的答案是什麼?然而這個問題若問的是1949年滇緬邊區游擊部隊,你的回答會跟他一樣嗎?
在遙遠的異國他鄉,他們曾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穿越火焰,從砲彈的轟擊中倖存,一心效忠國家,死守崗位,保衛國家。他們被稱為「滇緬邊區游擊隊」。這些孤軍奮戰的真實故事,幾乎沒有人知曉。
本教案名稱「背光中的英雄」的「背光」象徵「不為人知的歷史」,亦象徵「不為人知、容易被忽略卻24小時時刻待命保衛國家的人」,這群人無論在歷史上或是現在,都是值得被我們尊敬且讚揚的「英雄」。
配合康軒六上社會第二單元-戰後台灣的政治演變、六下社會第四單元-世界一家作為延伸教材使用,認識歷史創建的和平的英雄歷史,期許學生未來要持續一同為世界和平努力。過程融入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減少暴力,盼向和平。
本教案第一節課:
引起動機-榮耀的背光面,象徵榮譽的背後,是如同我們記憶中的模樣?還是有我們尚未了解的情況?讓學生透過繪畫方式作為引入課程的活動。
發展活動:勝利的背光面,象徵戰爭的勝敗過程,讓學生體驗追逃活動,了解戰爭的恐懼,看見軍人的勇敢。
綜合活動:我看見背光面,讓學生透過我訊息練習,覺察自我,覺察他人。
本教案第二節課:
引起動機-被遺忘的英雄,透過平板,資料搜尋完成ORID。
發展活動-忠誠堅貞的英雄,經由戶外教育參訪:忠貞新村文化園區、龍岡大操場、馬祖新村眷村文化園區。
綜合活動-守護我們的英雄,製作國軍感謝狀。
教學架構搭配KWL-K(Know)知道什麼、W(Want to know)想知道什麼、L(Learned)學到了什麼。教學策略使用四學模式-自學、共學、互學、導學。以及ORID提問法,帶領學生進行反思討論,透過阿德勒學派溝通術的「我訊息」使學生溫和而堅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將過程透過Canva、Padlet等網路平台使得學生能表達想法與精緻化作品。
希望學生經由此課程的學習後,能支持國防,關心國防,進而參與國防。唯有認識自己的在地文化,才能擴展視野,望向全球。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