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位處於地震帶,因此小學有地震的防災演練,
大眾常聽到的地震躲「黃金三角」,這可是不正確的訊息喔,
當地震發生時,如果能及時躲在正確且安全的位置,
就能避免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地震有關的三道問題。
人在室內時,如果發生地震,該直接往戶外跑嗎?
該先做什麼事?若在室內,應該要躲在那裡較安全?
如果小朋友是睡覺時,被地震搖醒,這時該怎麼處理?
●「科學酷檔案」:
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會經濟組 吳郁坪研究員,
帶著小朋友一起了解發生地震時該怎麼辦。
●「英雄救難隊」聽聽地震救難的故事。
學習地震當下該做的事,是自我保護的好方法。
面對大地震,平日做好準備,就能把災害降到最低,
即使不小心被困在屋內,也能增加自己獲救的機會。
資訊
領域: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EIa-Va-5 透過儀器對地殼變動的監測,可幫助了解板塊相互運動的狀態。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