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前瞻計畫教案設計-古華國小戴照吉老師-輔助教學-刺球與拋體運動
祖靈祭(俗稱五年祭)是排灣族祭祀創世神與祖靈,祈求平安、感謝神靈的隆重儀式。而每年小米收割以後,便會舉辦收穫祭,感謝造物主豐富的恩賜。到了第5年的收穫祭,便要舉行五年一次的眾靈祭。
刺球是排灣族祖靈祭和眾靈祭中相當重要的祭祀活動,包含了占卜及祈福兩重含義。拋到空中的5粒藤球,分別插上小鷹羽以祈求作物豐收、獵物豐碩、風調雨順、闔族平安、祭典平安順利成功等。刺球竿總長度約20公尺,10〜15公分的藤球是以構樹或相思樹的樹皮編成。刺球儀式是由部落祭司在圓形的刺球場上把球高拋至空中,再由刺球臺上的勇士輪刺或搶刺。
當仰望刺球臺時,可想到什麼科學原理嗎?最長的祭竿45尺(15公尺),與地面接觸造成一個1:7.5的力臂(2公尺:15公尺)。這代表著刺球活動時,上面1公斤重的力,坐在臺上的勇士需要用7.5公斤重的力去刺。因此會發現刺球臺上的勇士一直無法適當地控制刺球竿,更不用說如何精準刺中藤球!因此像這樣的刺球儀式,其實相當費時費力,丟藤球的人必須有相當的技巧,使藤球確確實實地直直而上。而在短短的落下時間中,所有刺球竿得同時向內靠近,在這瞬間所有勇士只能憑運氣,真的能刺中藤球是福氣!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資源類型
教學設計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5-6年級(三)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79
下載數:5
點讚數:1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