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argocentron ittodai (銀帶棘鱗魚)
學名:Sargocentron ittodai(銀帶棘鱗魚)
俗名:銀帶棘鱗魚、金鱗甲、鐵甲兵、瀾公妾、鐵線婆
棲息深度:5 - 70公尺
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裂斜。下頜不突出於上頜。前上頜骨的凹槽大約達眼窩的前緣;鼻骨的前緣圓形;鼻窩沒有小刺。前鰓蓋骨後下角具ㄧ強棘,長度不及1/2眼徑;眶下骨上緣沒有側突的小棘。體被大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 46-49,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 2.5;頰上具 5 列斜鱗。鰓耙數 4-6 + 12-14 = 17-20。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 X-I,軟條 12-14(13);最後一根硬棘短於前一根硬棘。臀鰭有硬棘 IV,軟條 9-10(9);胸鰭軟條 14-16(15) ;尾鰭深叉形。具紅色與銀白色斑紋交互的體側,紅色斑紋通常會略窄於銀白色斑紋,但在臺灣跟日本的標本,紅色斑紋則有略寬於銀白色斑紋的情形。背鰭的硬棘部鰭膜全為紅色,中央白色縱紋窄且止於棘末端,膜頂部亦為白色,第I至第III棘膜間有時具黑色斑塊;臀鰭最大棘區為深紅色;胸鰭基軸無黑斑。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在珊瑚礁坡外,棲息深度在5-70公尺左右。行晝伏夜出的生活,晚上單獨來回不停的游動於礁坡處,以捕捉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與南非的納塔爾到馬貴斯群島,北至日本南部與小笠原群島,南至澳洲新南威爾斯。臺灣各地礁區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一般以一支釣及延繩釣的方法捕獲。魚肉白,但質地較爛,煮湯時肉易散開且多溶解油質,因此適合抹鹽油煎食用。唯須注意其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而它的鱗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刺傷。在水族館中也有人看上它鮮紅的體色,將它飼養做為觀賞魚。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49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Xray_ASIZP0058159.jpg (313KB)
a659-07.jpg (141KB)
ASIZP0700380.jpg (234KB)
Jheng0780.jpg (222KB)
NMMBOL002348.jpg (90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