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Epinephelus awoara (青石斑魚)
學名:Epinephelus awoara(青石斑魚)
俗名:青石斑魚、黃丁斑、石斑、過魚、中溝、白馬罔仔
棲息深度:1 - 65公尺
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頭較大,大於體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3倍。頭背部弧形;眶間區窄,中央微凸。眼較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前端具有3個圓錐齒及1個能向後倒伏的牙齒,內側絨毛狀齒;下頜前端2個圓錐齒,內側齒細尖,排列稀疏。鰓耙數8-9+16-18。前鰓蓋骨後角具2-5個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5;縱列鱗數92-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之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部則呈金黃色或淡;體側具4條暗色橫斑,尾柄處亦具1條橫斑,另在頭頸部具一不明顯之橫斑。頭部及體側散佈著小黃點;體側及奇鰭常具灰白色小點。背、臀鰭軟條部及尾鰭具黃緣。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水深10-50公尺處之石礫區或沙泥區海域,幼魚則常出現在潮池區。以魚類為主食。親魚適合產卵的水溫為23.2-23.4℃,鹽度20-34 ‰,產卵期在6、7月份,通常在傍晚6到 8時進行產卵,為分批多次產卵型,受精卵約在27小時後孵化成仔魚。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韓國、日本、南中國、越南及臺灣。臺灣主要產於西南沿海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高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可人工養殖。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53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a683-04.jpg (100KB)
fp01005.jpg (337KB)
Xray_ASIZP0055616.jpg (166KB)
fp01566.jpg (526KB)
Jheng1016.jpg (222KB)
fp02014.jpg (520KB)
NMMBOL004249.jpg (90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