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日治時期台灣銀行發行的貨幣
除了之前看過的日治初期台灣銀行所發行的銀?、金?外,隨著日本在台統治的逐漸穩定與持續經濟發展,為因應不斷上升貨幣需求,台灣銀行乃陸續發行新版紙幣。以下將透過圖片的說明,讓我們實際觀察日治時期台灣銀行所發行的貨幣面額、形制的演變。1914年(大正三年、民國三年)3月3日起,台灣銀行發行「大正改造?」,改直式版面為橫式版面。正面採用「台灣神社」圖案,背面則為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圖案。雖然圖案或有變化,但這兩個主題一直為日治時期台灣銀行發行的銀行?所採用。面值為壹圓、五圓、拾圓、五拾圓四種。到了昭和年間,由於印刷和製紙技術的進步,以及為了防止偽造、變造,於是設計新款式的紙鈔。從1933年(昭和八年、民國二十二年)起,陸續發行台灣銀行(昭和)甲?壹圓、五圓、拾圓及百圓?四種。1942年(昭和十七年、民國三十一年),台灣銀行?刷色變更,稱為「乙?」,面值有壹圓?、五圓?、拾圓?三種。其中五圓?、拾圓?的背面增加「飛鳥」圖案。1943年(昭和十八年、民國三十二年),由於戰事的影響,原由「大日本帝國印刷局」製造的紙幣,改由台灣就地取材,自行印製,稱為「現地刷」版,由於採用甘蔗纖維紙(日本文獻載為香蕉纖維紙)平版印刷,因此較為粗劣,面值為拾圓、百圓?兩種。1944年(昭和十九年、民國三十三年),為了因應戰爭所造成的物資欠缺、通貨膨脹問題,台灣銀行擬發行千圓?,以調整台灣金融,並完成設計、試印作業。次年需要時,因受戰爭影響,已無能力印製。改由空運「日本銀行兌換?千圓?」以應急,為供識別,在鈔票背面加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及「頭取之印」(總行總經理)的紅色印章。除了紙幣之外,為了輔助紙幣流通,便利小額交易,還有機製幣(俗稱輔幣、硬幣)的鑄造、發行,日治時期在台流通的機製幣與日本本土流通的機製幣是相同的。
關鍵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728
下載數:77
點讚數:1
分享數: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259.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