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前清治理時期
清朝統治台灣初期,台灣的茶主要來自大陸。漢人在台灣的茶葉種植情形,根據連橫的台灣通史的記載,最早具有成效的是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柯朝從福建省引進茶苗,種茶在今天的瑞芳一帶。道光年間,已經有少部分的茶葉運送到中國大陸的福州(可能是供作藥用),經過政府抽稅之後就可以上市販賣。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0-1874),台灣開放港口與世界各國通商,根據淡水海關的紀錄,同治四年(西元1865)第一次有茶葉出口的正式紀錄(820022公斤)。台灣地區烏龍茶第一次出口,是在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當時英國商人杜德,來到台灣從事茶葉的考察,認為台灣的環境適合茶樹的生長。第二年(西元1866),杜德大量進口大陸福建省安溪縣的茶苗,提供茶農栽植,同時貸款給茶農幫助生產,促成茶的產量大增。整個台北附近幾乎都有茶樹的種植。到了同治六年(西元1867),杜德運台茶試銷澳門(葡萄牙人佔領區),成效不錯。他決定在台北艋舺設立精緻茶廠,提昇茶的品質。同治八年(西元1869),杜德將台灣烏龍茶兩千一百多擔,以台灣茶(Formosa Tea)的名義,出口到美國紐約,大受歡迎,打開了台灣茶葉的出口市場。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烏龍茶滯銷,茶商於是將剩餘的烏龍茶運往大陸製成包種茶出售。直到光緒七年(西元1881)福建同安縣吳福元老先生,來到台灣設包種茶廠(大稻程)接著,安溪縣商人王安定、張占魁先生來台灣合辦「建成號」,從事包種茶葉經營,使包種茶漸漸與烏龍茶齊名。光緒七年(西元1881),包種茶首次出口到南洋。清朝時期,政府積極獎勵茶葉種植,並協助茶葉組織成立、運作。使台灣的茶葉成為出口貿易最重要的商品,變成世界重要的茶產地。根據出口的數量,台灣出產的烏龍茶受到了美國市場的喜愛(幾乎佔全台灣出口的九成以上),包種茶受成為東南亞人的最愛。 以下是台灣茶葉出口的主要地區。(一)中國大陸:上海、天津、漳州、泉州、廣東等地。(二)美國、英國。(三)南洋。 從出口數量來看,主要以烏龍茶為大宗,在光緒十九年時最多,達到了兩億三千多磅。其次是包種茶,以光緒二十年為最大量,達到二百三十萬磅。茶葉輸出的主角是茶商組織。茶商組織叫「茶郊」,根據一八七六年『淡水海關報告』記載:「華人茶行年中召開一次會議,若某茶行被發現摻假,將罰四百元,假貨且與沒收。」在劉銘傳治理台灣時期,為了改進茶葉的產銷,還輔導設立「永和興茶郊」。清朝統治時期的台灣茶有以下特色:(一)茶葉貿易的稅收增加,促使台灣北部區域急速發展,超越中南部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心。(二)為台灣開拓貿易的市場,成為世界重要的茶產地,奠下全球化經濟的規模。(三)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扶養眾多的移民人口,提昇生活水準。(四)開發山坡地種植茶樹,造成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衝突擴大。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581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70.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