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第一家「外資」航運企業-太古輪船公司
在中英貿易中,太古洋行起步較晚。但比起許多到1870年代初期才對中國航運產生興趣的英商來說,太古卻早在1860年代就經營兩條重要的航線:(一)代理海洋輪船公司(Ocean Steam Ship Company)的上海-利物浦遠洋航線,該公司屬於以藍??航線(Blue Funnel Line)聞名的英國賀爾特公司旗下。(二)1866年,聯合一些船主組成「中國海船組合」(China Coasters,或 Coast Boat Owner),以五艘輪船航行於上海至福州及東南各口岸,進一步把中國東南沿海的航線與藍??的遠洋航線緊密地聯結起來。這兩條航線經營成功,使太古公司在中國航運中占有一席之地,並創造可觀的利潤,引起不少英國商人的關注。1872年,當創辦人約翰?塞繆爾?斯懷爾(John Samuel Swire)於倫敦計劃籌集資本36萬磅時,很快地全部在英國國內認購完畢,太古輪船公司(又稱中國航業公司The China Navigation Co. Ltd.)正式成立,並在倫敦完成註冊。太古輪船公司受到英商熱烈支持的景況,讓斯懷爾躊躇滿志地說:「在最早的認股人中,沒有一個不是住在英國的。」這與之前外國洋行在中國創辦輪船企業時,備感資金拮掘,轉以招募華商協助的情景截然不同,形成鮮明的對比,也開啟了西方資金投入中國航運事業經營的新模式。太古輪船公司併購了從事長江航運業務的英商小企業「公正輪船公司」,吸收該公司的二艘輪船和岸上的所有資產,並向格拉斯哥(Glasgow)的英格利斯(A. and J. Inglis)訂製美國式樣的三艘新船,使得其競爭能力迅速爬升。另外,太古公司對於中國當地的貨運掮客給予優厚的回扣,在招攬貨源方面發揮相當強大的助益,加上擁有遠洋和沿海輪船的聯運航線,而且其代理的保險公司可以連帶保險,這些有利的條件,締結出太古的競爭優勢,對旗昌輪船公司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太古輪船公司逐步進佔長江地盤,打破了旗昌輪船公司獨家壟斷的局面。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633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883.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