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舊石器時代的兩個文化相貌
台灣的舊石器時代出現兩個文化相貌不同的類型,一個是分佈在西部丘陵臺地地區的網形文化。網形文化是由考古學者劉益昌所發現,年代尚未測出,但就出土的文化遺物而言,網形文化所出土的尖器、刮器、砍砸器和廣西新州地區的石器群相似,幾乎是同類型的石器,應屬舊石器時代晚期,但文化延續的時間較長。另一個是分佈在東部和恆春半島海岸的長濱文化類型。民國58年起,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和林朝棨兩位教授帶領台灣大學考古隊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的海時洞穴進行五次的發掘從幾個洞穴的底層,發現數以千計用海濱圓礫石所打製而成的石器和製作石器殘餘的廢料。另外還發現骨針、骨鑿等骨器等豐富的舊石器時代的器物,學界稱之為長濱文化。長濱文化出現的年代至少在一萬五千年前甚至可以往前延伸到距今五萬年前。目前並未發現較之更早階段的文化,無法斷言長濱文化是否在台灣本島獨立發生,而且遺址出土的器物與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相似,顯示文化可能源自中國南部地區。推斷當時正值第四冰期晚期,台灣海峽成為連接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陸橋。華南地區的史前人類極可能因狩獵動物由華南逐漸移動到台灣。距今一萬年前冰河期結束,台灣海峽形成,史前人類因交通中斷而被迫留在台灣發展。透過對長濱文化的遺址和出土遺物的分析,可以知道,對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而言,長濱文化所在位址的八仙洞,是緊鄰太平洋的山壁上的海蝕石洞穴群。此處是一處絕佳居所,既可遮風避雨,又可防禦野獸和敵人。出土的器物可分為兩類,石器均是粗陋的打剝石器,原料採自海邊的礫石,包括偏鋒砍器、石片器、石英質小石器。骨角器則有尖形器:骨鑿、骨針等和捕魚用具。器物偏向多功能,技術型態簡單。經濟活動是採集、狩獵、漁撈,因其臨海,可能以海域資源為主,尚不知種植農作物。單位面積內能養活的人口較少,同時也需要藉由豐富的自然資源維持聚落的生存,所以推論當時居住的地點應該是在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並且時常遷徙,形成短期定居的小型聚落的居住型態。學者推論長濱文化的史前人類可能因自然資源豐富,使其長期保持狩獵、採集的生活形態,或因長期孤懸海外,造成文化孤立發展遲滯的現象,使其文化一直延續到距今五千年前才消失。長濱文化晚期的考古遺留在八仙洞中海拔位置較低的潮音洞中出土甚多。另外,台東成功鎮的小馬遺址、墾丁國家公園的鵝鑾鼻和龍坑遺址其所存在的年代皆屬於長濱文化晚期的持續型文化,但出土的石器形制與長濱文化有顯著差異,大量出現小型石器,石片器和偏鋒砍器所佔比例降低,經濟型態仍是採集、狩獵、漁撈,尤其是利用海洋資源的漁撈占相當大比重。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區內的鵝鑾鼻和龍坑遺址是台灣本島繼八仙洞遺址後證實出土先陶文化的兩處考古遺址。從出土的遺物分析可得知,當時的史前人類的居住型態和社會組織仍屬於小群體,因附近糧食資源穩定,不需移動追逐獵物或遷移採食糧食資源,因此有某種程度的定居,同時對於聚落的地點也會進行考量。在石器製作上仍是以打製礫石、石片器為主,同時也會利用當地的素材製作器具,如獸骨、貝殼,但在器具功能上則無明顯分化,而且主要多以處理食物的工具,而非產食用的工具,顯示當時的人類還無法生產糧食。可知這些長濱文化晚期的延續型文化,已呈現明顯的分化現象。不僅在器物製作的取材、種類,食物來於的選擇性、生業活動上甚至是聚落地點的選擇都不盡相同。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874
下載數:9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594.zip (35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