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黃爵滋為首的嚴禁派
當時清廷有另外一些人反對弛禁,例如內閣學士朱樽、給事中許球、御史袁玉麟等人,他們提出的理由如下:第一、只禁官兵吸食,卻不禁人民,可是,眼前的人民就是未來的官兵,以後如何作戰?第二、明知鴉片是毒品,卻放任其流行,甚至正式課稅,實非正常做法;第三、白銀外流的問題誠然令人擔心,然而不必為了避免白銀外流,反過來讓鴉片弛禁,因為可以同時禁鴉片與白銀外流;第四、中西正規貿易僅夠相抵,如果每年開放兩千萬兩的鴉片進口,中國有何同樣價值相等的貨物出口,平衡逆差?第五、栽種鴉片的利潤高於種穀物,如不嚴禁鴉片,將會讓「膏腴之地,化為鴉片之壤」,百姓會放棄農作,改種鴉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白銀外流問題尚小,鴉片傷害人體的危害才大,如果開放,是「絕民命而傷元氣」。嚴禁派人士認為白銀外流的起因來自吸食鴉片者眾,所以主張嚴禁鴉片,重懲吸食者,才是防止白銀外流的治本方法。鴻廬寺的黃爵滋在道光十八年(1838)上奏,請求重治吸食者。他所立論的也是白銀外流的問題,因為兩年之間白銀價格上漲百分之三十。他指出,白銀外流是因為鴉片買賣盛行,鴉片買賣之所以盛行是因為吸食者眾多,如果沒有吸食者,自然沒有鴉片買賣。因此,他主張重治吸食者,提出幾個實施方法:首先、以一年為限,下令吸食者戒除,如不戒除,處以死刑;其次、以五家為單位,知情不報者治罪;最後、官吏如有吸食,除本人處死刑外,子孫不得應考。當時道光皇帝再度詢問朝中大臣的意見,然而一般大臣雖多主張要禁鴉片,但實際上支持黃爵滋嚴禁的實為少數,而林則徐為其中一人。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