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段祺瑞組織安福會控制北洋政府
1917年7月,段祺瑞打敗張勳,並重任國務總理。段不願恢復與他不友善的舊國會,在梁啟超等建議下,成立臨時參議院,制定新的國會組織法。1918年5月至6月間舉行全國大選,部分省分拒絕配合,或因戰亂無法辦理選舉,實際進行選舉僅有十四個省。選舉結束後,新成立的國會中支持段祺瑞的安福系獲得多數,其次是交通系和研究系,故此國會又稱「安福國會」。安福系是指1918年3月,段祺瑞部屬王揖唐等人成立安福俱樂部,用以拉攏親段政客與進行國會議員選舉,新國會議員四百三十六席中,據估計安福系議員約有三百四十席。安福系領袖王揖唐為眾議院議長,與段親近的梁士詒成為參議院議長。此時代理總理馮國璋任期即將屆滿,段祺瑞當選雖是輕而易舉,但遭馮國璋的直系與輿論所反對。經過協商,馮段同意一同下野,推舉徐世昌為大總統。1918年9月4日,安福國會正式選舉徐世昌擔任大總統,段祺瑞則透過安福系控制了政府與國會。1919年2-4月,南北和會在上海召開,北方代表曾提出由舊國會追認徐世昌的總統,完成憲法,由新國會通過後,新舊國會一律解散,另行選舉。安福系議員認為徐世昌似與南方勾結,極力反對,後導致和會破裂。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32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545.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