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華人的商業活動
19世紀在廣為西方殖民的東南亞,華人扮演貿易中間人(middleman)的角色。歐亞之間重要國際貿易航線,皆須通過華人聚居的城市,如新加坡、緬甸的仰光、馬來西亞的檳城等。從經營出入口的中盤商、零售商,以及蒐羅農產品進行集中加工以供輸出的巡迴小販,均由華人擔任。而在美國,由於1882年排華法案的實施,華人被很多行業所拒斥,他們只能從事社會上需要,但白人不屑從事的行業,如洗衣館、餐館、雜貨店等,佔了華人就業很大的比例。二次大戰以後,東南亞新興國家限制華人企業發展,鼓勵本土人民的商業活動,但華人仍藉著賄賂官員、與政要建立關係等方式,在商業上取得非凡的成績。在美國,因為收入微薄、不需熨燙化學纖維衣物出現、家庭洗衣機普及等因素,使華人洗衣業逐漸式微。但餐館和雜貨業則蒸蒸日上,一因新移民的進入,顧客也隨之增加;二來華人經濟情形普遍改善,較有能力消費。與此同時,由於土生華裔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上升,以及許多留學生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所以許多華人亦在金融業、銀行貢獻所長。不論在東南亞、美國或世界其它各地,跨國企業成為今日海外華人商業活動的重要部分。這些跨國企業具有歐美現在企業的特徵,但受到華人文化的影響,其組織方式基本上呈「金字塔型」:最高層的主管由創辦人或其子姪擔任;中層的高級職員,通常與創辦人有血緣、地緣或姻親關係;底層是一般員工,他們可能與老闆有些疏遠的關係或完全沒有關係。這種金字塔型管理方式的優點是員工願意為企業勤奮工作,且不易受同業挖角;缺點是由於強調關係,用人方面難免有所偏見,喪失真正有能力的部屬。未來,如何有效整合華人組織文化與西方的商業經驗,是華人跨國企業仍然必須面對的課題。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3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9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