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宗教戰爭的爆發
西元十六世紀荷蘭人多半信奉加爾文派,但在西元1568年握有荷蘭統治權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堅信舊教,並且對新教加爾文派信徒的迫害,因而爆發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戰爭。西元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成立了烏得勒支聯盟,反對西班牙統治。他們在西元1581正式宣布獨立,這被認為現代荷蘭的開始。直到164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才簽訂《明斯特條約》,脫離西班牙獲得獨立權。西元1517年,以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點為標誌的宗教改革運動,造成全歐分為羅馬公教與新教兩大陣營,其中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由奧地利、西班牙與德意志的天主教諸侯國組成,得到羅馬教宗的支持;而另一方為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由法國、丹麥、瑞典、荷蘭及德意志新教諸侯國組成,得到英國的支持。信奉加爾文新教的捷克貴族,以維護宗教自由為名起來叛變,否認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權,希望脫離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成為引發宗教戰爭的導火線。最後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團戰敗,參戰各國於西元1648年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長達三十年的宗教戰爭。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