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國王與教皇的衝突
鑑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各地國王利用授職權來控制教會,直接關連到地方教會的存續。在今法國東部一座名克魯尼修道院及其分院,便發起改革教會的運動,反對俗人干預教會,主張教士獨身等等,領導這項運動的希爾德布朗於西元1037年當選教皇,是為格里高里七世,更大力擴展這項運動。格里高里七世於西元1073年當選教皇後,為了實行反俗人干預教會的主張,便在西元1075年下令禁止世俗君主為神職人員主持授職禮,並規定非獨身人員不能出任神職。此命令一下,便遭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的反對,政教衝突一觸即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反對教皇格里高里七世的規定,並要求帝國境內主教公開否認格里高里七世的教皇地位,雙方爆發衝突。西元1076年格里高里七世宣佈對亨利四世「開除教籍」,並要求神聖羅馬帝國臣民不得效忠亨利四世,進而引發國內諸侯乘機反對皇帝,亨利四世只有跪求教皇原諒,恢復帝位。在亨利四世平定國內動亂後,於西元1084率大軍攻入羅馬,格里高里七世逃亡,隔年客死義大利南部。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075
下載數:1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43.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