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西人的治台
早在明萬曆14年(1586)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為要擴大其傳教範圍,並謀保障菲律賓的安全起見,就已呈請國王希望能攻占包括台灣在內的菲律賓周邊地區,至萬曆17年因為菲律賓與日本的關係漸行惡化,更急於占領台灣,以維護中菲貿易;然而此事因日菲關係的和緩,遂消失無形。至1624年後,首因荷人在大員建立據點,導致馬尼拉的貿易量銳減,加上希望藉由台灣成為多明各修會進入中國傳教的據點,終於在1626年派艦占領北台。西人自呂宋出發,沿臺灣東海岸北上,先至聖地牙哥(三貂角),再由今天的和平島登陸,並在該島南端修築「聖薩爾瓦多城」,又在附近高地上構築堡壘,藉以護衛雞籠港,控制船隻的出入。1628年西班牙人再在今淡水河口建「聖多明哥城」(約今之紅毛城)。荷人亦派兵分水陸兩路北上,擬進攻淡水,1629年7月下旬,荷軍以破竹之勢逼近淡水,開始攻擊要塞,終因西軍防禦工事堅固,荷軍不僅未攻下要塞,反致潰敗。1632年3月西人由淡水河溯流而上,進入台北平原,沿北支流的基隆河,闢路直達基隆,招撫八里坌(今台北縣八里鄉)、淡水、里族(位今台北市松山區)、大浪泵(位今台北市大同區)各社原住民;另侵入台北南邊的新店溪,招撫武?灣(今台北縣新莊市)三大部落。宜蘭位於馬尼拉北上沿灣東海岸至北部台灣必經之地,又相傳有金、銀等礦,與稻穀、鳥獸、魚貝之利,故西人早有入侵野心。終在1633年以漂流至蛤仔難的西船船員50餘人全被殺害為藉口,出口蛤仔難(今宜蘭),燒燬當地七個村落,直至1634年再次出征後,才將其平定,自此不但台灣東北部進入西人的勢力範圍,整個北台亦為西人所佔。西人佔北台的主要目的,起初是為防禦日人南侵,保障馬尼拉的安全;其後則為對抗荷蘭,確保西人對明、日貿易順遂。但前者危機因日本鎖國而解除,後者又因無法將荷人驅逐收效極微,故西人在台的最大活動空間就只剩傳教。也因此,從一些現存的資料中,我們了解自西人佔領雞籠的次年(1627年),即在台設立教區,尤其在東北各地均建教堂,並駐有傳教士;但是對於正式的行政區劃,只知其雞籠、淡水有設長官(約今之士官長),其餘架構卻付之闕如。主要也是因為自1635年西班牙派駐菲律賓的新任總督--哥爾奎拉(S.H.de Corcuera)評估對日貿易已屬絕望後,致力於菲律賓的經營,故1638年下令拆毀淡水城堡,調淡水守軍回菲,並再減少雞籠的守軍數量,至1640年雞籠守軍僅餘四百名左右。荷人本欲攻占北台,故得知西軍防禦漸弱,加上西葡兩國於1641年再度聯盟,可能不利於荷蘭,即決定先下手為強,將西人逐出北台。1642年8月荷軍以哈勞哲(Henrick Herrousee)領軍,率艦七艘向雞籠進逼,此時,西人在前線作戰者僅250人,城內守軍更只有80人,終於在26日向荷蘭投降,荷人佔領台灣。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33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783.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