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黃金餘暉:台北縣立黃金博物館
台金公司停業之後,因礦業而發展的金瓜石頓時失去謀生的依靠,青壯年人口不斷外流,過去在全盛時期多達五萬人的居住人口,在短短十幾年間銳減到不及兩千人,且多為老人和小孩,昔日的黃金山城卻成為一座荒煙漫草的山城聚落,遺留頹廢的礦業開採遺址。這段期間,政府對金瓜石的規劃一直在觀光及採礦之間搖擺不定,針對採礦的可能性持續進行地質評估;1990年代九份的觀光興起,讓金瓜石在地居民普遍對觀光發展具有高度興趣,相信過往的礦業遺跡與獨特的生態景觀將會是金瓜石文化觀光的重要資產。2002年,在臺北縣政府、學者與地方居民的共識下,眾人大力奔走與呼籲,終於在臺北縣政府的決議下,以生態博物館的形式,保存金瓜石地區的文化聚落與人文,更廣泛的包含自然的一草一木,該年10月,臺北縣政府、台糖公司、台電公司訂定「三方共同發展合作意願書」,由臺北縣政府建設黃金博物園區。2004年台灣第一座生態博物館---「黃金博物園區(Gold Ecological Park)」,正式開放參觀。黃金博物園區,不同於傳統博物館以單一建築物作為展示營運範圍,而是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與生態旅遊觀念,將地區本身自然環境、聚落景觀、人文歷史、礦業遺址做為博物館的主體,全部館舍都是以在地原始舊建物重新修復的再利用空間。黃金博物園區由五座衛星博物館所組成:介紹礦業文化與黃金特性的「黃金博物館」、展示金瓜石自然生態與聚落的「環境館」、欣賞日式建築之美的「太子賓館」、回溯金瓜石當地早期生活方式的「生活美學體驗坊」、認識金屬治煉過程的「煉金樓」。另有規劃提供參觀者親身參與的「淘金體驗」與「本山五坑坑道體驗」,認識先民在河畔淘洗砂金的過程以及真正在實體坑道內的採礦情形。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96
下載數:9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669.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