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爽文起義一路延燒,竹塹亦失守,六張犁當地林姓族長林先坤聯合石壁潭庄劉朝珍、陳資雲等人組織義民軍,率領客家及竹塹社人援助清軍對抗林爽文,保衛了六張犁、員山仔(今竹東鎮員山里、頭重里),幫助清軍收復竹塹,還一路隨清兵南下平亂。林爽文事件平定之後,地方士紳於1787 (清乾隆52年)年將戰役中不幸犧牲的200名義民屍骨合葬於新埔枋寮庄,立「粵東褒忠義民總塚」,由乾隆皇帝頒佈「褒忠」敕令,隔年,地方士紳捐地出資籌建義民廟。義民廟原是為紀念民變中死傷的義民建立,演變成為客家移民不畏艱苦、開疆闢土的精神象徵,發展到後來變成客家人心靈的寄託,時至今日已經是客家人重要的信仰。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