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領土的持續擴張
美國在歷經南北戰爭之後,國內政治情勢逐漸穩定,進而促成經濟快速的成長。各項生產事業均呈現蓬勃發展的現象,煤、鋼產量大增,橫貫東西的四大鐵路網陸續完成,並於美東發現石油、美西發現金礦,也吸引大量的移民進入美國。1885年時,美國的工業生產更已超過英國,一躍而成經濟的大國。經濟的高度成長,也伴隨著美國持續地對外擴張。1867年,俄國?防止英國對阿拉斯加的企圖,決定向美國出售該地,後來是由美國國務卿西華德(William Seward)以720萬美元購入,這筆土地交易案是土地交易史上面積最大的一案。由於該地常處於冰天雪地,美國人認為並不合算,甚至有人戲稱此舉是買入了「西華德牌冰箱」,不過西華德卻認為,此地終會?後代子孫帶來好處。隨著金礦與石油挖掘與探勘,逐漸證明當時購入阿拉斯加是明智之舉。1895年,美國的近鄰─古巴發生革命,宣布脫離西班牙統治,成立革命政府,同一時期,遠東的菲律賓也蠢蠢欲動,頓時西國的海外殖民地岌岌可危,美國權衡局勢,認為控制古巴即是確保美國國家安全重要關鍵,至於菲律賓,則將成為美國向遠東拓展的重要據點,於是,美國決定伺機而動。1896年,美國軍艦「緬因號」( Maine )在古巴海域突然沉沒,造成266人罹難,美國一口咬定是西國所為,並要求西國與古巴革命軍立即停戰,西國?防事端擴大,乃邀請歐陸各國照會美國,希望古巴問題可以透過和平途徑解決,然而美國一面敷衍歐陸各國,另一方面則向西國提出最後通牒。同年4月,麥金萊總統(William Mckinley)在得到國會的授權後,展開一連串的軍事擴張行動,分別在古巴、菲律賓進行登陸作戰,7月,美軍攻陷聖地牙哥,代表古巴戰事的結束;而菲律賓則是在馬尼拉被攻佔後,宣告遠東戰事的終止。1898年,雙方代表訂定了《巴黎條約》,其內容規定:第一,西班牙放棄對古巴主權的一切要求和權利。第二,西班牙將其管轄的波多黎各、西印度群島中的其他島嶼以及關島讓給美國。第三:西班牙把菲律賓群島讓給美國,美國付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由此可知,美國不但成功地將其觸角擴展到亞洲,擊敗西班牙,更代表美國逐漸朝世界強國的目標前進,曾參與美西戰爭的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於1901年至1909年間接掌總統職位,使美國的外交政策耳目一新。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18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570.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