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北朝的士族
北方未南遷的世族,稱為「郡姓」,關中以韋、裴、柳、薛、楊為大姓,山東以王、崔、盧、.李、鄭為大姓。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士族據「塢堡」以自守,擁有武裝力量(部曲),宗族鄉里的組織十分嚴密,較具積極進取之精神。北魏建立後,鮮卑貴族與北方士族的矛盾,導致了士族領袖崔浩因「國史」之獄而被族誅。可見北方士族與胡人政權之間仍有緊張關係。北魏孝文帝時期,推行漢化政策,將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變成享有特權的門閥,使得原有的胡漢對立轉變為社會上下階層的對立。北魏滅亡後,西魏北周宇文氏政權為了鞏固統治,在蘇綽的提議下,任用官吏時「不限資蔭,選無清濁」,削弱了門閥士族的政治特權。北齊地方僚佐皆由「中旨敕授」,不再由郡守自行辟用,到了隋文帝時,更進一步下令「廢鄉官」,將地方長官辟舉僚佐的制度徹底廢除。這些政策,削弱了士族在地方上的勢力。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