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金之「中都」(首都)
西元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國號大金。宋徽宗宣和二年(西元1120年),宋、金結盟攻遼,約定由宋出兵燕京,勝利後燕、雲等州歸宋,宋則把原來給遼的”歲幣”轉納給金。宣和四年(西元1122年)宋軍攻遼失敗,燕京後來反而是由金兵攻下,因此金向宋要求每年四十萬的銀、絹,以及一百萬緡的燕京代稅錢和銀、絹、米糧各十萬的勞軍費,以作為換取燕京及六州二十四縣漢地漢民的代價,宋取得燕京後改為燕山府。宣和七年(西元1125年),金滅遼,之後兩次南下攻宋,取得燕山府,靖康二年(西元1127 年)北宋亡。西元1153年,完顏亮下詔將金朝國都自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市)遷至燕京,初名聖都,不久改稱中都。完顏亮之所以要遷都燕京,首要原因是為了鞏固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因為在1141年金、宋雙方達成和議,以淮水為界,金的統治地區向南擴大到淮水流域以北的廣大地區,但是金朝要以遠在東北的都城會寧府顯然是難以控制黃、淮地區,要指揮南下用兵也感到鞭長莫及,故勢必要將國都南遷。完顏亮遷都後,確立了五京名號,即中都大興府(今北京),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北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中都”之名即取五京當中之意,而中都也成為整個擁有中國半壁江山的金王朝統治中心,今天的北京正式成為中國北部的政治中心也就是從此開始。不過到了1215年,蒙古軍隊佔領了中都城,金朝在中都的統治從此結束。金中都城是在遼南京城基礎上向東、西、南三面擴展而成的,北面受河道的影響未向外擴展。中都城的修築是仿照北宋都城汴京修建的。中都還修建多座宮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太寧宮(即今北海公園前身)。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領域
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Ba-Ⅱ-1 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感受與意見有相同之處,亦有差異性。
Bb-Ⅲ-1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Bb-Ⅲ-1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學習表現
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演,尊重人我差異, 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主性。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主性。
議題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554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771.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