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清政府對治理台灣的消極態度
從清康熙打敗鄭氏政權,接管台灣的統治權開始,清政府內部對台灣始終採取消極管理的態度,再加上清初實施海禁的政策,禁止中國沿海居民出海,渡台開墾更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台灣一直處於緩慢的開發狀態。咸豐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清帝國與英、法、美、俄四國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台灣正式開港貿易,各國商船紛紛隨之而來,均欲在台灣稱霸,威脅利誘當地之官吏和原住民,紛亂的涉外關係隨時會爆發危機,但清政府對此無警覺。牡丹社事件的發生,清政府原本還不以為意,一直到外國使節紛紛電告日本出兵的消息後,清政府警覺到台灣事務的嚴重性,因此才派沈葆楨前往台灣查看情勢。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37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640.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