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醫東漸後,對中醫學最具深遠意義的影響,莫過於中醫教育的改變,其他方面的改變莫不以此為根源。中醫教育改變最大的是,出現了受西醫教育模式的影響而形成的中醫基礎學科體系。由於西醫西藥在外科、傳染病等方面頗有效果,以及完整的醫學理論,加以習西醫的中國人漸多,遂對中醫產生輕視的心理,甚而愈演愈烈。中醫界的一些人士認為中醫與西醫相比較下,中醫無學校教育,也無考試甄選醫生,是中醫落後於西醫之一大原因,故欲整頓醫學,莫善於開醫校、考醫生二者。但1912年發生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卻給了中醫界沉重的打擊。為爭取中醫教育列入學校系統之內,1913年上海神州醫藥總會聯合全國19個省市的醫藥團體組成「醫藥救亡請願團」,懇請北洋政府「准予另設中醫藥專門學校」,但政府確認為中醫學之現狀不符合新式教學大綱、教材統一,教學內容系統而有條理,教學方法循序漸進等西方教育模式的一般要求,不能立案。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儘快建立起科學、系統、條理的學科體系是中醫的當務之急,因而只好向符合「科學」標準的西醫學靠攏,以避免滅亡危機。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7-0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