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九腔十八調的客家山歌
由於南北客家居住地理位置的差異,南部客家族群日常農作以煙草作物為主,山歌顯得平順、柔婉、多裝飾音與滑音,節奏更為和緩。較為人知的民謠有「美濃四調」(送郎、美濃採茶、半山謠、正月牌)、「美濃山歌」、「美濃老調」、「李三娘」、「張三母」、「大群花」等。上面「半山謠」又稱「蕃仔曲」,相傳從原住民的歌謠中吸取而來。「大群花」又稱「孟姜女調」,亦稱「五更調」,最早為流傳於中原各地的小調。相較南部客家山歌,北部客家因採茶農作而來的山歌,顯得較為明亮、圓潤、高亢與細膩。除四縣山歌保有原始山歌的風貌外,後又發展出「九腔十八調」的旋律。「腔」指「曲腔」,由特定語言發展出的歌樂系統,主要是配合戲曲演出,以採茶唱腔為基礎,結合結合山歌腔眾多曲調而來,順應不同劇情演唱不同的文字內容。「調」為「小調」、「曲調」,指產生於城市,後流行於全國各地的歌曲,,原先以官話演唱,後常改以各地方言演唱。這些小調最後逐漸發展成為傳統客家三腳採茶戲曲的精華。客家採茶戲由採茶歌結合民間歌舞形成「採茶燈」,每逢燈節或採茶季節,茶農常以即興方式演出,因以茶籃為道具,又稱「茶籃燈」。早期採茶戲以生活小戲為主,因只有二旦一丑三個腳色,又稱「三腳班」。最早出現於江西南部,後於清初由廣東傳入臺灣,以北部為主要發展地區。傳統三腳採茶戲有固定的戲碼,每一個戲碼有一個指定的唱腔,所以在傳統戲碼中可唱出多種不同的腔調旋律,此即「九腔十八調」稱謂的由來。在半世紀以前,客家山歌雖為客家音樂的代表之一,但在性質上屬於小眾文化。由於客家山歌的內容多為生活層面,當中牽涉男女情愛,一般民眾多視為不入流之物。山歌之演唱傳播,僅限於戲班演員、民間說唱藝人及歌唱表演者,一般客家子弟平時羞於哼唱山歌。但在面臨外來文化的威脅下,客家文化瀕臨消失的危機。客家族群開始推廣客家文化運動,客家山歌在這種前提下,經過有識之士的推動與多人的努力下,逐漸受到社會的肯定與歡迎。未來依此情勢發展,客家山歌應能秉持傳統不斷創新與改進。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463
下載數:10
點讚數:1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347.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