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蘆溝橋事變與淞滬會戰
民國二十六年(1937)7月7日,日本藉口士兵在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近郊的宛平縣搜查,被中國守軍拒絕,日本於是發動攻擊,是為「蘆溝橋事變」。7月17日,蔣中正在廬山發表談話:「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從此,中國與日本展開了八年的浴血戰爭。民國二十六年(1937)8月13日,日本在上海對中國駐軍展開攻擊,「淞滬會戰」爆發。蔣中正以裝備德式武器的最精銳部隊迎戰。雙方進行慘烈的陣地戰,死傷相當慘重。在「八一四空戰」中,空軍第四大隊長高志航首開擊落日機的記錄。三個月的戰鬥,日軍傷亡四萬餘人,中國軍隊死傷則高達三十三萬人。十一月,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迂迴至上海背後,上海面臨被包圍的危機,於是蔣中正下令部隊自上海撤退,淞滬會戰結束。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789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337.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