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大化革新的推行與意義
大化革新,又稱「大化改新」,指645年日本發生政變之後,孝德天皇為了鞏固天皇的權力所進行的一連串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廢除大豪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中國皇帝體制學習,以成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為日本歷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在此之前,聖德太子致力提升天皇的地位。他與當時重要的氏族蘇我氏合作,在593年立推古天皇(女皇),以聖德太子為攝政。聖德太子在此期間,為創造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體制,一方面擴充朝廷的屯田,將之納入朝廷的直接統治,以增強天皇的實力;另一方面,根據當時傳入中國的諸子經典,進行政治改革(見下文);又編纂《天皇記》、《國記》(今已佚失)等書,試圖透過神話、傳說、歷史與宗教的觀點,將天皇神聖化,以樹立天皇的權威。621年聖德太子去世後,蘇我氏等大豪族控制了政權,天皇家族沒有什麼實權。直到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之後的天智天皇)聯合貴族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刺殺當時掌握朝政的權臣蘇我入鹿,其父蘇我蝦夷自殺,皇室才又奪取了政權。中大兄皇子等擁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後,在留學生的建議下,以「法式備定的大唐國」為新體制的典範,以法律與官僚制度來取代以往的氏族制度。於是仿中國的皇帝制度,定年號為大化,是日本有年號的開始,遷都難波京(今大阪市)。646年,頒佈《革新詔書》,實行政治改革。此後日本才逐漸確立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176
下載數:17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152.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