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二二八事件與文學
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後,當時的報刊、雜誌或個人雜記,已可看到許多以事件原因、真相及後果為主題的詩歌、小說、戲劇、雜文等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表現了作家經歷二二八事件當下的感情,反映了二二八事件的真相,而藉由這些作品,更可以感受事件發生時的氛圍,以及作家面對歷史慘劇時的心境、悲天憫人的精神和對仇恨的反省。醫生詩人詹作舟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寫下〈二二八事件感賦〉與〈觀二二八事件善後處置感作〉,訴說事件的原委及人民心中的委屈和不平。詹作舟〈二二八事件感賦〉1947年貪污瀰漫甚,危機孕已成。私煙甯盡緝,碩鼠更橫行。激憤青年士,膺懲不軌兵。市民當蹶起,苛政要彈枰。〈觀二二八事件善後處置感作〉1947年黑暗乾坤事莫明,是非顛倒總心驚。坐看報復殊難忍,聞道私囚更不平。終古沉冤三字獄,即今飛禍幾餘生。草菅人命誰知悔,權柄親操任縱橫。除了詩歌之外,伯子的小說〈台灣島上血和恨〉(一九四七年五月)也是描寫「二二八」真相的文學作品。這部作品的寫作和發表,幾乎是與歷史過程同步進行,它的價值在於描寫歷史事件的原來面目,透過台灣人陳福生的眼睛,真實的反映了二二八事件中台人的觀感。不同於親身經歷二二八事件的前輩作家,新世代作家的文學創作接續「二二八」題材並給予新的變化。沒有親歷「二二八」經驗的作家們,對二二八事件的認識主要來自民間的記憶,如林雙不曾經描述過他對「二二八」的最初了解來自中學教師的提示,以及從一個女瘋子身上展開的想像,後來成就了他的「二二八」小說〈黃素小編年〉的誕生。此外,新世代作家具有更加開闊的人文視野和世界眼光,對歷史與現實採取更加深刻的反思精神,其中,以楊照的小說最具有代表性。他的〈黯魂〉與〈煙花〉,都體現了一種嚴肅的反思精神。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334
下載數:8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070.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