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戰後製腦業的分佈
戰後初年的腦灶大多是將日治時期各地所遺留的加以修復,繼續再行使用,因此,製腦以及腦灶的地點約和日治時期的分佈大同小異,但由於數量較日治時期少很多,故範圍較小,多位在高海拔區,可見仍舊是以樟樹林的分佈地為主要的製腦地區。此時期的粗製樟腦廠,因大部分仍為客家人所經營,因此在空間的分佈上也是以台灣各地的主要客家村落為分佈範圍,大致上包括台北的三峽,桃園的大溪、復興,新竹的北埔、關西、竹東、湖口,苗栗的大湖、頭份、三義,南投的水里、名間,台中的霧峰、東勢,台東的知本,花蓮的玉里,高雄的六龜等地,若以廠數來看,則集中在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為最多,簡單說,粗製樟腦廠集中在中北部。現代化的樟腦(或化學)公司,原料多以來自大陸地區進口,故現在的這些精鍊樟腦廠的分佈便和樟樹林分佈地已無多大的關係;而碩果僅存的民間傳統粗製樟腦業者則分佈在熟悉此項技術又能忍耐熬腦辛苦的客家人地區,如苗栗的三義、銅鑼及新竹等鄉;其多藉由經營木材業及雕刻業而取得樟木原料,再加上這些地區因為過去製腦歷史悠久且聞名,才能吸引觀光客前來參觀或購買得以維持,遂使得分佈區位與樟樹林的分佈無絕對直節關係。我們可以說,戰後台灣的樟腦業,只能勉強持續,因為人造樟腦與之競爭,再加上台灣樟木來源的缺乏,而結束了之前台灣樟腦的輝煌時代,不過由於天然樟腦所具獨特的化學性質,以及之前所發展的技術,讓台灣的樟腦業在遭受前述衝擊時,能逐漸轉型升級為高科技的化學製品業,雖以多賴進口,但仍能在樟腦業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製腦業分佈範圍已萎縮至台灣中北部,那些製腦歷史悠久地區中的少數鄉鎮而已。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48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953.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