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中央造幣廠簡介
本廠前身為民國九年奉准籌設於上海的「上海造幣廠」,民國十七年改名為「中央造幣廠」,隸屬財政部。至民國二十二年方才正式開鑄,但民國二十六年,抗日軍興,追隨政府遷往後方,先後於武昌、成都、桂林、蘭州及昆明成立分廠。抗戰勝利後,各分廠陸續結束鑄造。民國三十五年,本廠復遷回上海,但於國共內戰失利後,於民國三十八年,又隨政府播遷來台,設廠於台北市酒泉街,同時改隸中央銀行。民國六十五年遷建新廠於現址─桃園縣龜山鄉振興路577號。本廠為中央銀行轉投資生產事業機構,主要任務為經營流通硬幣及紀念幣之鑄造、銷毀、回籠硬幣整理等業務。並在不妨礙流通硬幣及紀念幣生產任務下,得依業務及市場需求,兼營紀念章牌及其他各種金屬鑄品業務。─以上資料摘修自中央造幣廠官方網頁http://www.cmc.gov.tw/main.htm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領域
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Ad-Ⅱ-1 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Ce-Ⅲ-2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的使用會產生意義與價值的轉變,但也可能引發爭議。
公Bp-Ⅳ-1 貨幣為什麼會出現?
Ce-Ⅲ-2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的使用會產生意義與價值的轉變,但也可能引發爭議。
公Bp-Ⅳ-1 貨幣為什麼會出現?
學習表現
3a-Ⅱ-1 透過日常觀察與省思,對社會事物與環境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1b-Ⅲ-1 檢視社會現象中不同的意見,分析其觀點與立場。
公1c-Ⅳ-1 運用公民知識,提出自己對公共議題的見解。
1b-Ⅲ-1 檢視社會現象中不同的意見,分析其觀點與立場。
公1c-Ⅳ-1 運用公民知識,提出自己對公共議題的見解。
議題
多元文化教育
核心素養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8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265.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