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生死齊觀的道家
先秦道家的代表哲人是老子及莊子,他們都強調人應該「回歸自然」、「棄聖絕智」。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氣所轉化的,所以「氣聚而生,氣散而死」,而自然界中,有生必有死,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彷彿大自然四季的變化一般,各個階段皆有樂趣,因此生不足以歡,死亦不足懼。所以鬼神之說對道家來說,只是人類另一個形貌的存在,也須依照自然的法則活動,人無須過分理會,也不需覺得有任何特異或感到恐懼老子的「道法自然」,是在「人文化成」之外的另一途徑,試圖將人從世俗世界導向自然世界;莊子則教導人以「坐忘」的功夫,來遠離「生有涯而知無涯」的困苦。藉由這些哲理上的討論,一方面治療春秋戰國以來紛亂的人心,另一方面也提供人們認識自然萬物(包含鬼神)不同途徑。此外,由於道家的「靜觀」、「抱一」、「谷神不死」、「長生久視之道」又包含了部分神仙思想,因此漢代以後,道家思想為道教所吸收,成為道教思想中的的重要根源。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72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092.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