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基督教遭羅馬政府的迫害
尼祿統治時期開始,基督徒屢遭迫害,教會史將這段時期稱為「教難時期」。但這些迫害並未達到預期的效,反而使基督徒的信仰更加堅定。西元64年,羅馬城發生大火,尼祿利用這個機會將基督徒當作羅馬大火的替罪羔羊,對基督徒進行大規模迫害。基督徒被處死,引起了人們的同情,人民認為他們之所以成為犧牲品,並非是為了國家的公益,而是為了滿足一個人的兇殘。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迫害,起初都是地方性、局部性的,至狄西烏統治時期,開始對基督教進行全國性的迫害。最後一次,也是最慘烈的一次迫害,發生在西元303年。皇帝戴克里先下令拆除教堂、焚毀經典,並宣佈凡居高位者將喪失一切公民權;一般人民,若仍堅持信仰基督教,亦將被剝奪其自由。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資源類型
未定義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586
下載數:6
點讚數:0
分享數:2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a_070_5.zip (2M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