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民化社會時代,台灣總督府頒布了『民風作興運動』,「民風作興運動」本質上是種「部落振興運動」,以改革國民的生活精神,國民素質為目的,其實就是種「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就時間而言,大約在一九三○年代前後。就其內涵而言,並沒有統一的具體標準,全然是因地制宜。然而在1930年代後期「皇民化」的時代,地方的街庄役場在「民風作興運動」的名目下,藉機重新整合在地社區的各種農事團體與保甲組織,開始改造台灣風俗習慣。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