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嶼達悟族的銀盔,原料竟然不是來自島上?
本集從蘭嶼達悟族的銀盔之謎出發,一窺當時臺灣原住民與外來人群交會的多元樣貌。並追尋17世紀的航海路線,探索17世紀的臺灣與國際的交流。從大員地區(今臺南)荷蘭人、日本人、漢人與西拉雅族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看看不同族群之間,是合作還是競爭?他們又如何改變了臺灣的樣貌?
本集內容對應108課綱中「早期臺灣」單元,透過文物與歷史文獻的解讀,呈現原住民族在面對外來勢力衝擊時,如何運用既有智慧與外來資源,展現其主體性與文化韌性。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引用時請標示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領域:社會領域-歷史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歷Bb-Ⅳ-1 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各方勢力。
學習表現:社1a-Ⅳ-1 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社2b-Ⅳ-1 感受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與情緒,並了解其抉擇。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