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上架資源
過濾條件

極端氣候下臺灣面臨的挑戰縮圖
國小5-6年級
1. 了解臺灣氣候與長期的氣候變遷 2. 思考生活中如何減緩地球暖化
點閱數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1
臺灣的災害:介紹颱風縮圖
國小1-4年級
1. 認識颱風造成的災害 2. 了解颱風來時政府與民眾的應變
點閱數6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0-11
EP3-我的安全沒有極限縮圖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教學應用: A-V-2-強化感知交通工具風險,以及評估其速度與反應時間的能力。 駕駛應保持精神專注開車,不可疲勞駕駛、邊開車邊使用手機、化妝、保養皮膚、分心飲食。 (影片秒數:02:40~02:56) Ce-V-2判斷汽車故障狀況的情形。 在陳湯姆反應溫度有點熱後,爸爸同時也反應冷氣不冷,此刻阿強馬上看到儀表板車況異常,水溫過高,水管可能破裂了。 (影片秒數:03:10~03:14) E-V-1了解交通事故的現場處理方式。 透過影片描述,當阿強一發現車輛異常時,馬上冷靜將車輛停靠路邊,並煞緊駐煞車開啟危險警告燈,穿上反光背心,全員撤離車輛,確認後方來車再以反手開車門約10公分觀察後方,推開車門再次確認後方。 阿強同時也於車輛後方擺放故障標誌,可使用手機手電筒警示後方車輛,並打道路救援,道路救援車輛僅可一人搭乘。 (影片秒數:03:19~04:27) E-V-3-熟悉交通事故的救護知識、與急救方法。 身為駕駛的阿強說他開車前不喝酒,有酒精的食物他都不吃,這是他身為駕駛的自覺也是他對行車安全的責任與承諾。若有飲酒,可請親友接送或找代駕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影片秒數:00:39~01:39)
觀看次數2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1
EP1-安全世家出發縮圖
高中10-12年級
教學應用 B-V-1培養具備交通安全的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能力。 透過影片內容描述,阿強上車後開始進行行車前檢查,行駛前,需確認紅黃警示燈是否都熄滅,若燈號均無持續亮起,代表油料足夠、胎壓沒有異常,接著阿強試踩煞車,而煞車踩起來有點壓力感為正常現象。同時也確認車輛頭燈、左右方向燈是否有異常,並將座椅、頭枕、方向盤、中央及左右照後鏡調整至適當位置。且儀表板上方不可放置物品,避免車禍時發生嚴重的二次傷害。使學生了解安全是每個駕駛應有的責任,駕駛須顧及車內以及車外所有人的安全。 (影面秒數:02:32~03:47) 2. Ce-V-1認識汽車的安全配備。 透過影片內容描述,使學生了解在行駛前需先觀察輪胎胎紋狀況,及確認行駛前儀表板燈號紅、黃警示燈是否都有熄滅、煞車是否正常、燈號是否正常,並將座位、座椅、安全帶、方向盤、中央及左右照後鏡調整至適當位置,且汽車前臺儀表板不可放置物品,須於車輛靜止狀態設定導航。 (影片描述:02:13~04:10) 3. Ce-V-2判斷汽車故障狀況的情形。 透過影片描述,若紅、黃燈於發動前皆未熄滅,需注意油料是否足夠及胎壓是否異常,及試踩煞車,若有壓力感為正常,測試左右方向燈是否正常。 (影片秒數:02:46~03:02)
觀看次數1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1
為防颱盡一份力-從水患社區學習縮圖
國小5-6年級
防災技能-氣象水文-為防颱盡一份力-從水患社區學習
觀看次數133
修改日期:2025-10-11
氣象預報與氣候變遷預測的不確定性縮圖
國小5-6年級
防災態度-氣象水文-氣象預報與氣候變遷預測的不確定性
觀看次數159
修改日期:2025-10-11
政府的防洪防害應變機制縮圖
國小5-6年級
防災知識-氣象水文-政府的防洪防害應變機制
觀看次數138
修改日期:2025-10-11
臺灣的氣候變遷衝擊縮圖
國小5-6年級
防災知識-氣象水文-臺灣的氣候變遷衝擊
觀看次數152
修改日期:2025-10-11
怎麼節約水資源縮圖
國小3-4年級
防災技能-氣象水文-怎麼節約水資源
觀看次數144
修改日期:2025-10-11
為什麼要放颱風假縮圖
國小3-4年級
防災態度-氣象水文-為什麼要放颱風假
觀看次數71
修改日期:2025-10-11
為什麼要蓋水庫縮圖
國小3-4年級
防災知識-氣象水文-為什麼要蓋水庫
觀看次數51
修改日期:2025-10-11
臺灣到底缺不缺水縮圖
國小3-4年級
防災知識-氣象水文-臺灣到底缺不缺水
觀看次數40
修改日期:2025-10-11
颱風來了怎麼辦?居家防颱準備縮圖
國小1-2年級
防災技能-氣象水文-颱風來了怎麼辦?居家防颱準備
觀看次數53
修改日期:2025-10-11
為什麼打開水龍頭就有水-飲水思源縮圖
國小1-2年級
防災態度-氣象水文-為什麼打開水龍頭就有水-飲水思源
觀看次數46
修改日期:2025-10-11
排水溝的水會去哪裡縮圖
國小1-2年級
防災知識-氣象水文-排水溝的水會去哪裡
觀看次數35
修改日期:2025-10-11
用水管隔空吸引鋁罐?│《科科學會了》把課本的「靜電(摩擦起電)」變有趣!縮圖
國中9年級
靜電是什麼? 靜電指的是電荷在物體表面不平衡分佈所引起的現象,當兩個物體互相摩擦時,電子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這種因為電子轉移而產生的電荷現象,就稱為靜電。靜電不會像電流一樣流動,它是暫時停留在物體表面的電荷,直到遇到導體或接地後才會釋放。 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當我們用塑膠梳子梳頭髮時,會發現頭髮變得容易吸在臉上,這是因為梳頭的過程中,電子從頭髮轉移到梳子上,使頭髮和梳子帶靜電,與臉產生吸附現象。
觀看次數32
修改日期: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