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R/AR教學應用資源
研發成果
構造與施工法_屋架與屋面板施工縮圖
構造與施工法_屋架與屋面板施工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為延續單元三,將鋼構建築屋頂桁架、桁條固定座、屋面浪板依序施工完成,最終完成一棟輕型鋼構造建築物。
高職10-12年級
千變萬化異世界縮圖
千變萬化異世界
黃秀美/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Meta Quest 2、HTC Focus 3 本教材以國民中學自然科學之「化學反應」與「反應速率與平衡」為主軸,開發於其所需之VR自學互動教材單元。教材以多層次3D解構呈現內容,輔以高度互動與即時反饋之教學與評量,協助學生以自主學習達成學科高層次認知之目標。以單元評量方式檢核學生學習成效,並設計綜合應用評量遊戲,讓學生於遊戲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以提高其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能力。本教材之學習目標如下: 1. 從已認識諸多變化產生新物質,歸納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 瞭解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排列與質量守恆定律。 3. 化學反應中反應式平衡的符號與意義。 4. 探究催化劑、濃度、表面積與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5. 介紹可逆反應平衡原理與限制。 6. 濃度、溫度與壓力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關鍵字:化學反應、質量守恆、可逆反應與平衡
國中7-9年級
測量實習_距離測量縮圖
測量實習_距離測量
陳怡兆/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體驗步幅測定、步距測量與捲尺測量。
高職10-12年級
崩山惡水土石流VR教材縮圖
崩山惡水土石流VR教材
陳啓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10 搭配載具:PC、hTC Vive Focus Plus、Focus 3、Quest 2 臺灣位處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帶,而且地狹人稠,造成坡地過度開發是國土保育的重大危機,因此近年極端氣候下的暴雨加上地震,短短十幾年內,我們早就目睹了許多土地崩塌的可怕景象,因此防災教育議題被列為十二年國教重大教育議題之一。本教材採用3dsMax與Unity等軟體作為3D虛擬實境之開發工具,開發適用於國中小學五至七年級學生學習的-「崩山惡水土石流—坡地災害防治虛擬實境教學應用教材」共計兩件,將可運用於Vive Focus Plus平台或電腦上學習使用。
國小5年級
我是防災小尖兵縮圖
我是防災小尖兵
任永新/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教材主題為國小防災教材,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課程開發以「地震」、「火災」和「風災」三個構面組成,以互動程度性高的VR工具探討互動教材中,核心機制、空間規格、互動模式、移動方式、空間音效等設計指標外,亦透過劇情背景衍生挑戰性的任務,對遇災後逃難與準備的實際步驟提示、環境解說、災變模擬與過程體驗,建構學習者防災素養,完備防災知識、態度與技能,與應變行為的決定與施行步驟的學習,產生共鳴與理解。整體教材三個主題單元分別為: 單元一-地震構面:防患未然,抗震不難,場景設定為校園圖書館,當地震來臨時,如何藉由現有道具進行避難,內容包含關於災難發生時,D、C、H避難掩護知識,以圖示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體驗,並進行P波知識傳達。 單元二-火災構面:平安之路,防火起步,藉由國小學生校外教學乘坐大客車遇到火災情境,引導學生能夠冷靜思考,並正確找尋車內自救工具及逃生方式之嘗試,如滅火器、車窗擊破器的運用。 單元三-風災構面:颱風來襲,防災一起,場景設定為學生於家中,若遇風災警戒情形,如何進行防颱準備,協助準備工作的練習,如協助大人裝設防水閘門、切斷電源、關閉瓦斯,土石沖入立刻撤離等防範工作的練習。
國小5年級
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於國中小學地球科學教材與情境遊戲之開發與應用縮圖
本教材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地球、月亮的運行,一為日月星辰的視運動。 第一個部分乃是在宇宙中觀察、學習日、月、地及這三個天體的相對位置及繞行之中心,並藉由地球自轉、公轉學習四季、晝夜長短之成因;在觀看月球公轉後,至地球上方了解日、地、月之對應位置與月相成因之對應關係。 第二部分則切換視角回到地面觀看太陽、月亮及星星之視運動。 太陽視運動的部分可以觀察、體驗、學習到在台灣不同地點、不同季節時,太陽在天空中移動的路線,並比較其異同;亦可藉由影子來了解其變化,並可在學習末了進行自我測驗,以了解自己的學習。 月球視運動的學習可自行選擇不同月相,進行月球東昇西落之觀察,並發現其升起落下之時間的差異,末了亦可進行小測驗來了解學習成效。 星星的學習分為三部分,分別為教學介面、四季認星歌介面與測驗介面。教學介面共介紹四季中重要的29個星座,可選擇認識四季的星空,並觀察其在天空中運行之方位及高度,每個星座皆提供說明資訊;四季認星歌介面中,各季節有專屬的歌曲介紹當季代表的星座。在歌曲撥放時,星座會依歌詞的內容一一呈現星座;測驗介面讓使用者檢視在教學介面中學習的成果。 適用學科:地球科學 教材型式:學生自學版 STEM所屬範圍:S 支援的作業系統:Windows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PC、VR頭盔(HTC VIVE)、FOCUS 開發型式:V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黃怡詔 副教授兼系主任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國中理化電池與電解的AR實驗教具縮圖
國中理化電池與電解的AR實驗教具
汪洋/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透過AR系統親手透過虛擬試驗實驗過程,適合用於課前預習,事先了解課程內容有助於上課吸收,教材總共有兩大主題四個單元,一. 電池-鋅銅電池實驗、二. 電流的化學效益-電解水。 適用學科:自然科學 教材型式:教師導學版 STEM所屬範圍:S 支援的作業系統:iOS、Android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頭盔(HTC Focus)、平板、手機 開發型式:VR+A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汪洋 助理教授
國中9年級
AR Theodolite(單軸經緯儀之主軸模型結合擴增實境)縮圖
AR Theodolite(單軸經緯儀之主軸模型結合擴增實境)
翁楊絲茜/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數位所
本教材的學習內容是依據高職土建群測量實習的「角度測量」發展,學習目標是讓學習者透過操作本教材,以了解經緯儀之視準軸、水準軸、直立軸與橫軸的幾何關係,以及對應的儀器構造,進而習得儀器誤差的檢驗方法、誤差改正和校正步驟,學習活動中教師、學習者可以親自操作擴增實境模型。本教材僅針對視準軸誤差及橫軸誤差等相關理論作為教材內容,但建議教師仍可應用於「經緯儀角度測量原理」、「經緯儀構造及操作準則」、「經緯儀整置」、「水平角測量」、「角度測量誤差之來源與預防」及「角度測量誤差之種類與改正」等章節。
高中10-12年級
超時空之旅-臺灣史縮圖
超時空之旅-臺灣史
張韶宸/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作業系統:Windows、IOS 搭配載具:Meta Quest 3、Meta Quest 2、HTC VIVE、Focus 3 本教材結合6個時期的台灣歷史與事件,透過虛擬實境教材帶領學生深入探索臺灣歷史中不同時期的挑戰和變遷,包括: ● 史前時代-十三行文化:觀察他們的生活方式、工具和飲食,可以親身參與十三行文化特色之一煉製鐵器體驗。 ● 荷西時期:在歐洲殖民勢力的大環境下,了解荷蘭人在臺灣的貿易活動,並體驗狩獵當時重要出口品-梅花鹿皮的活動。 ● 明鄭時期:在了解鄭氏在臺的統治、建設及當時的社會風氣後,深入體驗當時屯墾活動。 ● 清領時期:參與臺灣開港通商後的大稻埕貿易活動,了解當時最著名的貿易商品-茶葉及各式中藥材。 ● 日治時期:了解在日本統治下的經濟政策,並體驗甘蔗採集及搭乘糖廠小火車。 ● 戰後臺灣經濟發展時期:了解臺灣從戰後到現代經濟發展的變遷過程,體驗「客廳即工廠」的家庭代工任務。 關鍵字:史前文化、十三行文化、金屬器、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鄭成功、屯墾、開港通商、大稻埕、洋行、農業、水利設施、新式糖廠、蔗糖、加工出口區、外銷、家庭代工
國小5-6年級
溺境求生縮圖
溺境求生
楊東華/中國科技大學-數媒系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Focus 3、Oculus Quest 2 本教材以防汛與野溪戶外活動安全宣導為目標,在互動遊戲中體驗大自然災害的危險性。近年武界壩及新北市虎豹潭意外事件,凸顯從事大自然戶外活動時,防災常識的重要性,本課程適於全年齡層,可在自學過程學習水災及戶外洪災應變之道。 開發6個單元,各單元學習目標: (1)清淤:教導如何進行災前準備工作。 (2)強降雨:學習查看氣象資訊、豪大雨來襲時如何準備擋水設施,以防淹水。 (3)潮汐現象:說明受到月球力影響下,海水的潮汐發生成因、現象。 (4)離岸流:認識如何辨識離岸流的區域及脫困方式。 (5)野溪、暗流與漩渦:解說野溪伏流、漩渦水文現象與暗藏的危機。 (6)溪水暴漲與洩洪警示:解說戶外野溪活動須注意事項,以及到溪水暴漲時的應變措施。 關鍵字:防汛、清淤、強降雨、潮汐現象、離岸流、野溪漩渦、溪水暴漲
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虛擬天文教室縮圖
虛擬天文教室
楊東華/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AR教材是配合小學四年級月球單元及五年級太陽單元,使用AR技術進行知識教學。學生可以使用手機或平板設備裝載此教材軟體,搭配教材中提供的圖卡。開啟軟體後掃描圖卡,在手機或平板畫面上將呈現對應的星球模型及相關知識,可以利用手指轉動畫面中的模型或縮放模型,讓學生更便於觀察且與學習內容產生互動,進而提升對天文學習的熱忱。 VR教材則是搭配國中八年級地球科學內容,使用虛擬實境技術進行知識教學。學生戴上VR裝置後,可以化身為太空人,進行重力實驗,並前往探索月球及火星。透過科技裝置,使學生對行星知識更加深刻。 AR分為三個單元 : 1. 太陽系八大行星 : 介紹各星球資訊、認識外貌及星球間的大小差異與距離關係。 2. 太陽 : 介紹太陽相關資訊。 3. 月球 : 介紹月球相關資訊。 VR主要分為四個場景 : 1. 太空總部 : 選擇探索任務。 2. 重力實驗室 : 模擬NASA真空實驗室,在此可以模擬太空真空狀態進行重力實驗,比較與不同星球重力加速度的物理現象。 3. 月球 : 藉虛擬實境引導學習者登陸月球,在月球探索過程中,初步以採集岩石土壤樣本為任務作為互動,並觀察月球與地球環境的差異。最後將所採樣的樣本編號與阿波羅11號任務之樣本連結,引導學習者課後延伸學習,到NASA網站取得更深入的天文知識。 4. 火星 : 藉虛擬實境引導學習者登陸火星,觀察火星環境及地貌,並透過尋找水源的任務,學習者需仔細探索地質現象,推敲找出水源的可能性。並思考火星將是人類下個可停駐的星球嗎? 適用學科:地球科學 教材型式:學生自學版 STEM所屬範圍:S 支援的作業系統:Windows、Android 所需要的教材配備:頭盔(HTC VIVE、HTC Focus、Cardboard、HTC Focus 3)、手機 開發型式:VR+AR 開發團隊計畫主持人:中國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楊東華 副教授兼系主任
國小3-6年級
宇星有約縮圖
宇星有約
許秉洋/國立中正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10、Windows 11 搭配載具:Quest 2、Focus 3 由宇宙領航員「宇星」帶領我們,首先從尺度開始,理解到巨觀與微觀尺度的差異,體驗各種不同尺度下的世界。接著瞭解宇宙的誕生、宇宙組織、星系的分類。在初步了解宇宙後,深入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介紹太陽系的成員們與軌道,並且一一講述八大行星各自的特質,藉由各自的特質將它們分為類地與類木行星,再分析八大行星之環境是否適合生命生存。最後認識宇宙中的特殊天文景觀,透過動畫的方式介紹它們的成因,並展示其景觀。「宇星有約」透過互動式內容設計,激起學習的興趣,一步步培養宇宙觀,並透過擬真且豐富的畫面內容,體會宇宙的奧妙。 關鍵字:宇宙、星星、星系、 尺度、宇宙組織、太陽系、天文景觀
國中7-9年級
翻轉教室Youtuber縮圖
翻轉教室Youtuber
趙子揚/國立交通大學
作業系統: iOS/Android 搭配載具: 由於使用新型AR定位技術,因此目前尚只有部分機體支援(尤其Android機體),詳情請參考 (https://library.vuforia.com/articles/Solution/vuforia-fusion-supported-devices.html) 翻轉教室Youtuber是一款包含物理與天文教材的AR輔助教具,學生可透過AR與實境功能,探索學習內容並錄製自己的翻轉教師影片,除了自身學習還可以訓練如何表達所學所知,教師與家長則可以透過學生製作的翻轉教師影片,了解學生是如何理解學習內容 天文教材包含: 1.太陽系單元--可以AR對太陽系進行觀察 2.四季與月相單元--可以AR模擬呈現天體關係,以及對應四季和月相現象 3.日月蝕單月元-- 以AR呈現天體關係,並模擬日蝕和月蝕現象,包含日全蝕、日偏蝕、日環蝕與月偏蝕、月全蝕 物理教材包含: 1.牛頓第二定律單元--可以AR進行傳統物理之滑車實驗,進行牛頓第二定律之物理討論 2.圓周運動單元--探討並實驗圓周運動物理概念 3.萬有引力單元--探討萬有引力現象與其物理概念,進階使用上可模擬宇宙旅行之軌道
國小3-6年級
一起旅遊趣縮圖
一起旅遊趣
黃瑞菘/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搭配載具:支援Oculus Quest 2、HTC Focus 3   本教材結合VR,設計「背包裝填四部曲」及「馬公街區定向活動」兩大學習單元,引導學生理解背包裝填技巧與空間定向概念,提升其實作能力與問題解決素養。課程透過模擬操作與任務導向學習,讓學生能實際體驗定向行走與裝填邏輯,從中反思與分享,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字:自主學習、定向活動、在地文化
國中7-9年級
工業配管職人培訓VR學習回饋系統縮圖
工業配管職人培訓VR學習回饋系統
黃淑賢/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作業系統:Windows 搭配載具:HTC VIVE FOCUS 、 Oculus Quest 2 本計劃符應108課程綱要機械群金屬成形與管線技能領域部定專業實習課程─ 金屬管線實習與工業用管配管技術士檢定培訓內容規劃。該兩科別皆為產業特殊需求類科,屬於教育部重點培育對象。本計劃將以工業用管配管技術士技能檢定為教材主要發展範疇,內容涵蓋施工圖說、施工計畫、工程準備、安全措施、管之加工、管路裝配、管路接合等範疇。其中需求端─臺南高工將於新的年度導入工業用管配管技術士技能培訓,該職類國內僅由少數職校與職業訓練單位進行該技能培訓。 本教材特色為應用VR 學習環境於實習課程中,能先行給予學習者正確的安全操作過程,奠定基礎安全操作知識,亦能將連結實際狀況,提供學習者幾近真實的狀況進行學 習。本計畫亦於計劃執行過程進行單元課程試教,並於試教後提供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使用,藉由 VR 環境紀錄與分析學習者學習歷程,協助教師追蹤學習者學習狀況,相關教材於發展完成後,除了可提供於全國機械群金屬成形與管線技能領域金屬管線實習課程使用之外,亦能提供職業訓練單位進行培訓的輔助。 PC版與近期上架VR版於11月底上架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搶救濕地大作戰縮圖
搶救濕地大作戰
劉豐榮/正修科技大學
作業系統: Windows 搭配載具: FOCUS Plus、Oculus Quest 本單元述說內容為人類行為活動所造成對於陸水空三個區域的影響,對於空域與水域的汙染情況與週遭生物的危害,如何感同身受的來做體會與思考,這是教學現場所追求的一大重點。 教學活動設計中,強調如何讓同學們感受到空氣與水中的實際汙染狀況,同時瞭解到環境中動植物因此所受的危害,除了利用戶外教學的走讀課程來做實地的踏查瞭解,於教室內利用影片或照片來做觀察之外, VR的環境模擬內容就非常適合於室內體驗上述所說的情況,利用場域模型的建置,搭配遊戲式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置身於 VR當中探索環境,扮演其中生物的角色,真實感受人類行為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與破壞。
國中7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