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6,869
整數的四則運算-資源代表圖
web 整數的四則運算
楊小嬌/鹽水國中國中7年級
讓學生了解整數的四則運算的運用,如何與日常活動相結合.
點閱數961
下載數88
修改日期:2024-07-16
寵物搜查線-資源代表圖
web 寵物搜查線
吳麗鶯/進學國小國小3-4年級
繪本閱讀延伸活動
點閱數995
下載數22
修改日期:2024-07-16
整數的乘法-資源代表圖
web 整數的乘法
林佩曇/立人國小國小4年級
讓學生學會能用直式計算解決問題,並解決生活情境中,三位數乘於二位數的問題
點閱數944
下載數91
修改日期:2024-07-16
好大一個洞-資源代表圖
web 好大一個洞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一張A4大小的紙,能否剪一個洞,讓人可以穿越過去?」一個不經意聽到的問題,讓我興致勃勃的埋頭思考,腦中最初浮現的”不可能”,在我翻出書包中的廢紙實際操作之後逐漸瓦解,而成功的那一刻,當然是令人興奮不已的。然而有趣的是,為什麼大家的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都是”不可能”?我們到底是被什麼樣的框架限制著?為什麼竟跳脫不出A4大小的框框呢?筆者想到了7-11的藍色不織布小提籃,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跳脫框架的小巧思,也許就能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而我想讓學生學到的,就是別輕易地說”不可能”,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可能。
點閱數1492
下載數89
修改日期:2024-07-16
分數『部分量和整體量的關係』-資源代表圖
web 分數『部分量和整體量的關係』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小4年級
此教學目標要使用等值分數描述部分量和整體量的關係,先備經驗是能認識N/N 和1的等值關係,並透過等分割活動,理解等值關係,學生對等分割的概念不清楚,因此教學活動設計從分數的等分割概念開始,說明單位分數與其等值分數的區別,透過具體操作,認識N/N =1,進而能描述部分量和整體量的關係,最後再計算內容物的個數,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此教學設計針對學習落後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採用謝堅教授設計的網際網路教學-【小四分數補救教學教材】,能發現學生個別的差異和導正其錯誤概念。
點閱數1195
下載數64
修改日期:2024-07-16
「十二年國教五堂課多元評量」國小數學科多元評量實作-資源代表圖
能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點閱數876
下載數58
修改日期:2024-07-16
歡喜賓果GO(整十、整百乘法)-資源代表圖
web 歡喜賓果GO(整十、整百乘法)
蔡峰源/喜樹國小國小3年級
範圍:小三整十、整百、一位乘以二位數。
點閱數1320
下載數167
修改日期:2024-07-16
平面上的直角座標-資源代表圖
web 平面上的直角座標
周有仁/安平國中國中7年級
平面上的直角座標
點閱數891
下載數44
修改日期:2024-07-16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資源代表圖
web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中7年級
在一次進修機會中教授分享一段文字:「教育有兩大內涵,一個是教與學,屬於訓練;一個是升學與考試,屬於比賽。唯有解決比賽的問題,訓練才能正常化。歐美國家的升學過程像打高爾夫,從小學到研究所共十八洞,自求精進,動作優雅,無須勾心鬥角。反觀台灣的升學則是賽馬,槍聲一響,閘門一開,馬就衝出來,學生是馬,家長是馬主,老師是騎師,馬在家長的主導下被老師鞭策向前,扭曲了學習。」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是不是只是一個訓馬師?其實,一個人越是具有學科結構的概念,就越能完成較長的學習情節。從事數學課程設計時,應該保留一些會讓人感到興奮的部分,並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以往的教育是「知識導向」的,教改之後的教育是「能力導向」的。早期傳統教學是練習與回顧,重視結果,透過條件與結果的連結,累積知識;而建構教學是分組討論與合作學習,重視過程,透過反思,建構知識。筆者認為要融合兩種教學的優點,因時置宜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通過學習瓶頸,提升其思維活動。不管是以前省聯招或是現在的基本學力測驗,都考過「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的問題。在「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單元裡,提到二元一次方程式通常有無限多解,但在實際問題中,往往顧及「合理性」,所以會有一些限制,這時解的組數就會變成「有限」。而筆者在教學現場發現有些學生知道解的意義,如果給定一組數要求學生檢驗是否為其解,他們大多可以解決此問題,但是如果要求解出正整數解有幾組時,部分學生會感到有一些困難。所以筆者設計一系列的教學內容,希望學生能在老師的教學引導下進行理解,建構自己的知識,達到學習的效果。
點閱數953
下載數41
修改日期:2024-07-16
除法起步走-資源代表圖
web 除法起步走
花誌陽/樹人國小國小3年級
三年級是第一次接觸到除法除號(÷)。必須相讓學生了解除法(÷)的意義,才能運用在數學解題上。在教學現場或生活中,包含除的觀念同學相當容易了解且運用除法解決問題。但是等分除的觀念,是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最難理解的。一般常見的困難點是同學只知道運用除法,被除數及除數不難理解,但是對結果「商」的認知,卻是難的。所以希望藉由將包含除與等分除比較,並將等分除透過編序過程,逐步建構學生對除法的概念,最後請同學透過數學寫作的方式,以自己的話表徵所學的數學,並列出解題的步驟,整合認知。
點閱數1049
下載數130
修改日期:2024-07-16